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首要的是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而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首要的是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建立。多年来正是由于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及其协调机制都存在问题,致使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近些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一)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难点是金融协同发展问题,而金融协同发展的最大难点是京津的金融协同发展问题。本文在阐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京津金融协同发展问题,并对其中最本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文增 《产权导刊》2014,(12):47-50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难点是金融协同发展问题,而金融协同发展的最大难点是京津的金融协同发展问题。本文在阐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京津金融协同发展问题,并对其中最本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三地金融的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1.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经济功能过密,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河北省的一些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加快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2.京津竞争态势激烈,难以形成合力效应。以往京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是我国综合改革实验区,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承担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任。天津自贸区是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载体,在京津冀吸引外资过程中发挥引擎作用。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内涵作了界定,又从加快天津市金融创新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天津市金融创新取得的成果、加快天津市金融创新措施、天津市金融创新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金融合作是基础也是核心,是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经济及金融的现实发展状况,分析京津冀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提出金融合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怎样“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金融先行,充分借力资本市场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当前河北省明显滞后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战略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正按部就班地实施,使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这一战略缩小京津冀三地的地区经济社会差异,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有助于提高京津冀三地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创新内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一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考虑的社会民生重要环节。本文选取京津冀三地的13个城市的公共医疗支出的绩效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影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绩效差异的因素,并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提升医疗卫生支出绩效的政策建议以及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服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京津冀三地之间由于行政区划、同质竞争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上述三个地区间人力资源服务业在规范程度、发展规模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协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了有效的促进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寅 《中国报道》2014,(7):22-23
河北建设大数据中心,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天津发力京津双城金融服务业,京津冀三地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各自的长处,试图重新定位三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为进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三地制造业协调发展。以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在2003-2015年间2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为原始数据,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产业结构相关指数指标,明确各行业产业竞争力差距,分析三地制造业协调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有着不同的制造业格局,但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重叠。为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为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琼  王坤岩 《天津经济》2014,(11):13-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三地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先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推动三地深度融合.本文首先从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接着采用指数法对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承栽力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和升级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河北省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三地巨大的发展落差,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本文尝试从河北省角度出发,在进行河北省经济空间布局历程述评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经济空间布局开展SWOT分析,找出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优化经济空间布局的思路和对策,以期尽快弥补河北发展差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5,(7):77-77
6月30日上午.来自京津冀三地的85家金融机构和48家企业负责人齐聚曹妃甸.召开金融协同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融资培训对接会。会上,38家金融机构与曹妃甸区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三年内意向授信4834亿元。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三地互访、沟通交流与合作议程日渐频繁.通过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地区整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未来协同发展空间巨大.通过京津冀区域内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在深入探讨京津关系和津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的战略定位,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提出了促进滨海新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是区域旅游市场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化程度高,但三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极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客源互送,既需要三地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分析三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路径,实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津经济》2014,(6):79-80
日前,天津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三地金融办正在调研,计划在北京大兴、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三地交界地区联合设立小范围的金融创新试验区.尝试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助推三地实体经济发展。目前试验区相关细节正在协商中。  相似文献   

19.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包含产业间的协同、地域间的产业协同以及产业内各子系统的协同。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并据此总结出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思路,对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三地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浩  赵红美  陈华  滕健 《天津经济》2022,(11):33-37
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事关国家复兴之伟业。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从三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构建加快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路径,旨在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