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与韩国当年面对的问题非常相似,韩国新村运动实行的很多方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本文在介绍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具体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分析新村运动组织动员机制的历史变迁。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动员机制互相影响,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江苏省是东部的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成为缔造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强大动力.如何建设江苏新世纪的新农村,韩国的"新村运动"提供了参照和范例.  相似文献   

5.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从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总结其农业及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借鉴新村运动的经验,对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与目标,发展阶段与绩效、特点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接着颁发了2006年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方针政策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且是今后一、二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是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韩国与我国一样,是一个山多耕地少的国家,几十年前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从1970年发起“新村运动”以来,韩国农业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成就的取得与韩国政府适时采取的开征乡村发展特别税重要措施密不可分,这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解决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逆城市化”或“反城市化”,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经之路。新农村建设要围绕理顺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这条主线,在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要重点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结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是"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韩国在1970年实行的"新乡村运动"让本国实现了由较落后的农业国向工农业均衡发展的经济强国的巨大飞跃。而我国现阶段则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农村社会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考虑到两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相似性,韩国新乡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一 《农村经济》2006,(5):57-60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想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一个调整我国城乡关系从战略构想到战略措施的实践过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和实质。因此,从发展战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方针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施“多于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发展政策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对农民实行普惠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大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因此,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大城市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必须把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统筹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经济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政治、文化层面,但基本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要破解“三农”难题,走出农业发展的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站在“三农”之外,重新认识和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运用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两种手段,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应该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城乡经…  相似文献   

17.
乡村建设的历史类型、现实模式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乡村建设兴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以知识分子为先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救济乡村运动。乡村建设的理念及实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思想材料和历史经验。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陈翰笙、薛暮桥等所代表的“中国农村派”对我国乡村革命和建设进行了艰苦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改良运动被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所代替,尽管有失误,但十多年间我国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成果辉煌,不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理论营养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新世纪,我国多种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在各地悄然兴起,其中政府推动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而呈现区域差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公共财政供给与私人和村社自愿供给相结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其利益格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合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组织资源等最具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省宝应县域经济总量不大,统筹城乡发展实力不强。纵向比,该县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该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还不大,实力还不强,许多主要经济指标在苏中地区靠后位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宝应最大的县情。新农村建设也离不开经济基础,不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经济基础作保证。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新农村经济体系改革中,创新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信息技术普及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从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出发,推动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煦照 《农业经济》2007,(12):10-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农业产业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