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十堰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和引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较好地发挥了供销社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到目前,全市供销社已发展专业合作社48  相似文献   

2.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规模效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焕良 《浙江经济》1997,(11):17-17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场深刻变革,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把深化农村改革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它必然伴随着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供销社——作为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经过改革和创新,完全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浙江供销社实践情况看,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和重点是:一是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河南南阳市供销社坚持以打造农村现代流通主体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以品牌经营战略开拓农村市场,以领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为该市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泰安市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近年来,全市各级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发展边提高”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合作的理念引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1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66个,占62%;专业协会952个,占38%。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10.05万人,带动农户35.9万户。按组建类型分为专业大户(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依托型、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型、农业技术部门(机构)引导型、基层供销社兴办型和农民自发组织型六大类,效果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供销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供销社体制创新,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办好供销社,使其发  相似文献   

7.
历史和现实催生: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建成新型基层社的机遇与使命 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的前途命运,决定于自己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中的作为,而供销社的作为又直接影响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进程,供销社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面临的机遇和肩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供销社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用“五个着力”统筹供销社的改革。一、推进供销社的改革,要着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是供销社服务的主体,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以服务“三农”为根本,通过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许多地方在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效益农业、组织种养加专业化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浙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说,这种新型经济组织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新形势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农民在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使供销社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广西柳州市供销社日前对当地农村商品流通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重庆开县供销社从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形势出发,热心引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积极融入到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去,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办好专业合作社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县供销社的同志发现了一种叫“夏阳自”的优良蔬菜品种,在城镇非常畅销。于是他们在县城以西近百里的镇安镇辽叶村组织农民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合作社——辽叶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02年至今,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875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657个,农村综合服务社3542个.专业协会641个.目前已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3165个.助农增收达253亿元.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家庄市供销社系统以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为指导,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为办社宗旨,以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色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开拓农村市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使供销社成为农民摸得着、离不开、靠得住的服务组织,成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新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供销社通过“四项改造”,充分发挥组织、合作、营销、人才等优势,兴办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生产、流通协会、社区服务社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南川市供销社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大力发展“两社两化”,夯实助农增收基础.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在推进“两社两化”中抢回农村市场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供销社新型经营体系,在劲农增收中盘大做强自身实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设在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简称基层社)是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基础。基层社的改造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任务的重点、难点之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基层社如何改造,能否将其改造成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社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是各方面特别是供销社系统上下非常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收入尽快增长?通过深入农村、供销社调研,笔者认为,以产业为重点,以农民为主体,加快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一、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及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1995年,国务院确定我省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省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省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800多个,入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云南省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打造农村商品流通主体为目标,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以兴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加强农村经纪人培训提高农民进市场、闯市场的能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助农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供销社扶持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数不少,但生命力不强、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操作不规范,供销社的一些同志常讲为农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而对如何真正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缺乏认真思考,流于形式:二是供销社没有真正与专合组织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特别突出的是在产品经营上不依法运作,商品率不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云南省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流通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