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苗疆走廊"是一条重要的"活态"民族走廊,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极具旅游开发意义.本文对"古苗疆走廊"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走廊沿线文化丰富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族/族群频繁互动、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等特点,并进而提出进行整体品牌塑造、优先开发古驿站、对非遗产品精品化打造和品牌包装、申报世界遗产、重视走廊的文创产品开发等对"古苗疆走廊"进行旅游品牌塑造的开发导向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红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契机,网络上涌现大批网红城市、景点,这为城市、景点的大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由于目前无相关方面的分析,故如何借助网红效应发展黑色旅游成为新的研究点.以汶川地震遗址为例,采用PEST-SWOT模型,对地震旅游业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复合矩阵分析.分析认为,汶川应重视地震旅游发展机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特色旅游新形象,文化与网红经济相结合,创造地震旅游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足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机理模型,并确立了"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和空间互动两种基本模式.结果表明,"微度假"旅游以自然文化资源嬗变、休闲度假价值创造、线上线下技术结合、组团社群结构演变、品牌管理制度变迁等五大功能联动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营造低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微度假"旅游和城乡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4.
盘锦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了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 应实现旅游与大农林的跨界融合、 实现旅游与大交通的跨界融合、 实现旅游与大金融的跨界融合及实现旅游与大网络的跨界融合. 同时要依托战略, 转变观念; 区域协调, 资源共享; 彰显特色, 打造精品等, 将旅游和其他产业融合, 推进盘锦经济高速发展, 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5.
李庆娇 《魅力中国》2010,(23):69-69
北川老县城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遗址旅游开发的主要旅游资源,经打造,已成为北川地震遗址旅游的主要景点。地震遗址旅游开发以来,北川老县城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悼念、参观和学习。为了更好地打造北川老县城在地震遗址旅游中的突出地位,加强北川老县城的市场营销,打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就北川老县城的市场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区位、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北川的知名度等方面概述了北川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当前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建议:扩大羌族文化品牌的宣传;进一步打造大禹文化品牌;增强自然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发北川老革命根据地旅游线路;加强北川地震遗址资源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醋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文化旅游兴起的今天,醋文化旅游将成为本世纪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搞好醋文化旅游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打造醋文化旅游景观;开展醋文化旅游活动;开发醋文化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伏羲文化"作为天水地区特有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首先阐述了伏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其此,分析了伏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完善基础服务实施,强化监管体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念;政府应扩大资金投入和对外宣传工作,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开发天水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打造"伏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顾金林 《北方经济》2009,(14):83-85
在以民居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的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目前的开发中存在背离传统、相似程度高、表现力不足等问题。只要采取强化保护意识、强调水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强化特色者三方面的措施,将这些问题妥善处理好,才能调整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传承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进而使得江南水乡古镇文化资源开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世界局势急剧变化及国内经济提质发展新要求所提出的"应对之道".在文旅融合新时代,旅游演艺作为独特的旅游产品,经历了旅游演艺雏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丰富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新名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提出IP至上、文化为核、业态拓展、管服保障等四条发展路径,以期推动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历经了若干突发性、灾害性事件,但都不足以与四川汶川大地震相比:灾害性质不同,灾害程度不同,灾害性影响不同,应对恢复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业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利用地震做好营销;重建中保留部分地震遗址;借鉴“丽江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一热门话题.哈尔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考是:打造松花江南岸精品旅游带;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打造"金源文化游"和人文历史游;办好国际赛事和"哈洽"、"哈夏"两会;打造"生态游"和"农家乐游".  相似文献   

13.
丹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正在向着优秀旅游热点城市迈进, 具有区位优势、 气候宜人和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战略, 将为丹东旅游业发展增加新的高度. 应加强与周边国家旅游合作、 加强丹东旅游形象建设和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使丹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整体增长的动力, 使这座城市深入人心, 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唐崇月 《魅力中国》2011,(20):167-167
平武县是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的枢纽,是四川省九环线东进西出的重要门户。2008年的5.12大地震对平武县的旅游业打击可谓是致命的。震后旅游产业也面临大规模的重建,如何协调好地震灾后重建与旅游产业的再次开发同时规划新的旅游景区是地震灾区旅游业再次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传统音乐文化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大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当前存在不顾历史事实、盲目开发传统音乐文化旅游等现象.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精神指向、加快传统音乐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立法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发展对俄旅游具有政策优势,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接待优势.其发展策略是: 借"互联网+"等平台助力旅游营销;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服务体系构建; 培养专业复合型旅游人才; 拓宽旅游产品规模,挖掘旅游产品内涵; 推动旅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加强构建立体化的旅游交通网络,营销良好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7.
喻轲 《黑河学刊》2014,(2):187-189
2008年特大地震给地震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现针对极重地震灾区的儿童,从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两方面分析其灾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重建的途径;结合个案和团体辅导指出心理健康重建的策略,提出极重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健康重建的建议,期望对灾后心理健康重建工作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特大地震给地震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现针对极重地震灾区的儿童,从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两方面分析其灾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重建的途径;结合个案和团体辅导指出心理健康重建的策略,提出极重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健康重建的建议,期望对灾后心理健康重建工作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军令 《特区经济》2008,(5):193-195
河南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剧种数量众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极富旅游开发价值。河南省应加大对戏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精心打造"戏曲之乡"的旅游形象,将戏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河南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同时筹建戏曲文化主题公园,并依托戏曲人物策划戏曲文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20.
林宇  周慧  胡倩 《开发研究》2021,(4):130-136
"水族舞"作为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文化品牌,对民俗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了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关联性,分析了"水族舞"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让"水族舞"进景区,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建立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机制以及加大"水族舞"旅游市场开发力度等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