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月份,在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继续缩减原油加工总量等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市场汽柴油价格大幅度提升,炼厂积聚已久的高成品油库存也开始下降,市场呈现出少有的景气现象。3月4日国家计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后,两大集团严格执行价格政策,各地汽柴油价格稳步回升,柴油价格的涨幅大于汽油。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价格到位,其中柴油需求略有增加,汽油需求相对平淡。华东、西南等地受资源短缺影响,价格大幅度上涨。3月中旬在国际油价走高和需求回升等利好因素的持续影响下,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上供求趋于平衡,但两大集团价格到位后,部分地区大  相似文献   

2.
4月份,国内成品油供求大体平衡。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南方地区价格波动频繁,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价格相对稳定。柴油进入消费旺季,大部分地区购销两旺,价格相对较平稳,局部地区供应紧张。汽油市场受需求回升缓慢和价格上调幅度较大的影响,价格到位难度加大,部分地区价格波动较大,销售不畅。个别地区受地方炼厂劣质油品和走私油品流入市场的影响,市场秩序混乱。南方市场在价格上调后,批零价格迅速靠近到位价格,江、浙等地的柴油价格甚至超过规定的批发价格水平。中旬后,部分地区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油价而回落,但临近月末,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价格已止跌转升。5月份国内价格上调以后,尽管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平稳,汽油供需面看好,但国内市场反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2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普遍呈现上涨的态势。2月1日国家计委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90元和170元后,国内大部分地区汽柴油销售价格随之大幅度提高,且批发、零售价格基本到位。2月份全国汽柴油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840元/吨和3256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了297元/吨和196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高出1368元/吨和1021元/吨。分地区看,东北、西北地区汽柴油价格基  相似文献   

4.
2月份国际原油和主要油品市场价格走势基本呈小幅波动态势,后期略有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2月5日国家调低油价后,汽柴油市场价格出现振荡上行态势。2月初,各地汽柴油需求平淡,油品交易清淡,价格低迷,除东北、西北等地价格到位外,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华中及西南等地汽油价格多低于国家定价。从2月9日开始,石油石化两大集团联手推动价  相似文献   

5.
10月份国内油品市场汽柴油价格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点,但销量比9月份有所下降,预计成品油库存比9月末增长了50万吨左右。10月份全国汽柴油平均批发价分别为3601元/吨和3252元/吨,分别比9月份上涨223元/吨和302元/吨,比1月份平均价格高出1240元/吨和1010元/吨。其中汽油批发价格最高的是滇黔桂地区,为3737元/吨,最低的是西北地区,为3531元/吨;柴油批发价格最高的是川渝地区,为3370元/吨,最低的是华东地区,为3201元/吨。销售价格到位率比上月有所提高。 在经历了前三个多月持续上涨后,各地市场汽柴油价格在月初提价的推动下再次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提价的影响已被提前释解,调价后市场反映比较平静。中旬,国内部分地区油价仍在小幅上扬,但涨幅已明显趋缓,地市场汽柴油批发、零售价格基本到位。进入下旬以后,在国际市场油价逐步回落和国内市场需求受  相似文献   

6.
9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上仍呈现需求旺盛、资源供应相对偏紧、价格高位企稳、运行基本稳定的态势,但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柴油资源紧张、供不应求的局面。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受8月末调价影响大幅上扬,分别比8月份上涨了217元/吨和171元/吨,达到4378元/吨和3895元/吨,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772元/吨和723元/吨。全国除陕西汽油批发价格不到位外,其他大部分省区公司汽柴油价格均基本到位。受此影响,全国汽油批发均价仍低于规定价4元/吨,柴油批发均价全部到位。分地区看,川渝地区受资源和铁路  相似文献   

7.
受美国遭遇恐怖袭击、美国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不旺,加之欧佩克仍未调减产量,10月份国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价格大幅下挫,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国内市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油品消费相对减少,大部分市场销量有所下降。美国空袭阿富汗后,国际油价每况愈下,市场人士对后期油价普遍看跌。10月17日,国家有关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及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有关文件出台后,大部分地区价格到位,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改观,而国际油价不断走低,造成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因而部分市场油品销量有所减少。随着天气转冷,各地陆续进入油品消费淡季,汽柴油市场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观,油价有可能保持目前的波动态势。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一季度,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经济增长开局较好,国家对成品油市场调控得力,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对资源加工总量的控制取得成效。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明显好转,供应平稳、价格到位。预计二季度国际市场原油及油品供应仍将基本保持紧缩状态;前一段虚大的市场需求会获利回吐,导致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柴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原油和汽油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上扬。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走势受国际、国内市场两大因素的影响,利好、利空消息参半。原油进口量比一季度可能会有所下降;由于近期油价涨幅过大,国内个别市场将进入相对调整阶段。但从二季度整体情况看,前期柴油需求基本保持平稳,之后会有所下降,到6月份价格继续上扬;汽油需求则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7~8月份,由于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也有两次上调。随着国内汽柴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加之国内炼厂开工率较高,市场供应增加,前期油品资源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部分地区汽油市场甚至一度出现了供略大于求、价格下滑的局面。 纵观7、8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汽柴油价格走势存在许多相似之处:(1)月初,由于国内成品油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市场对国家将提高成品油价格产生心理预期,社会上均出现大量囤油和部分经营单位控制销售节奏等情况,柴油价格出现小幅上扬。特别是7月份,各地生产和抗灾用油对柴油的需求猛增,市场资源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局部地区柴油价格远远高于规定价格。(2)  相似文献   

10.
5月份以来,一方面随着燃油税问题的逐步明朗,社会经营单位囤积的油品开始大量回吐,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沿海禁捕期的临近,国内油品消费逐渐步入淡季;加之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部分省市出现汛情,生产、运输用油受到一定影响,致使国内油品市场供大于求,油价下滑。 6月份全国汽柴油的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130元/吨和2860元/吨,分别比5月份下降了120元/吨左右。从油价走势看,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下滑但幅度趋缓。6月上旬和中旬成品油价格下滑幅度较大,下旬受国际油价回升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滑趋缓并逐步稳定。 从油价的区域差异看,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汽柴油批发价格水平与5月份相当;华东、西南以及华北地区市场批发价格继续下滑,同5月份相比,汽油平均下降了140元/吨,柴油平均下降了160元/吨;在汽柴油价格下降幅度最大的西南地区,汽油平均下降了150元/吨,柴油平均下降了215元/吨。从总体上看,东  相似文献   

11.
11月份,受美国气候及中东局势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先扬后抑,到11月末基本回落到月初的价格水平,12月份国际油价继续下滑。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也呈低迷态势。 11~12月份,国内汽、柴油市场总体表现为供大于求,各地油品库存偏高,维持限价困难。主要原因是:1)北方各地因冬季来临陆续进入用油淡季,部分地区因天气原因农业用油减少;2)因前几次汽柴油价格持续上扬,  相似文献   

12.
受国际原油价格总体走势回落的影响,11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持续紧张的状况开始出现缓解迹象,但大部分地区柴油仍然供不应求,汽柴油价格高位企稳。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为4383元/吨和3898元/吨,分别比上年同期高760元/吨和690元/吨左右。与国家规定价相比.备省汽柴油批发均价全部到位。分地区看,川渝地区的汽柴油价格仍然最高,分别为4550元/吨和4060元/吨,  相似文献   

13.
8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日益转旺,资源供应相对偏紧,特别是受调价因素的影响,各地成品油价格都出现明显上扬。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比7月份上涨了143元,吨和56元,吨,至4161元,吨和3724元,吨,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约600元,吨和580元,吨。与规定价相比,汽油批发价平均仍低33元,吨,柴油批发价基本全部到位。分油品看,各地柴油价格在调价因素的影响下涨幅相当;而汽油价格涨幅则比较显  相似文献   

14.
6月5日国家计委调整成品油价格后,销售普遍不畅,除东北、西北等内陆省份汽油和柴油批发及零售价格基本到位外,华北、东南、西南市场仍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汽油价格并未到位。中下旬以后,汽油市场由于需求低迷,资源供应充裕,加之受国际汽油价格大幅度下滑的影响,社会经营单位纷纷降价抛售库存,用户购油谨慎,石油公司销售受到较大冲击,被迫降价促销,结果造成销量和价格同步大幅度下降。柴油市场受沿海地区逐步进入禁渔期、北方农忙季节逐渐结束以及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平缓,价格波动不大;但从下半年开始,市场汽柴油短缺,价格巨幅上扬。尤其是8月份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飙升,国内炼油企业亏损严重,柴油供求的紧张态势加剧。2007年11月1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同时两大集团也积极增产并加大进口,12月之后资源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6.
5月份是国内油品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前4个月,国内市场供求大体均衡,价格稳步走高,前期积累的高库存水平开始下降;进入5月份后,国内市场气氛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充裕的供应和疲软的需求共同作用下,市场供求失衡,表现为销售不畅、库存增加、价格开始由高位向下快速滑落。上旬,由于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格上调了240元/吨,全国汽柴油价格明显提高。截至5月10日,全国平均汽柴油批发价格分别达3260元/吨和2990元/吨,比月初提高170元/吨左右。此后,随着国际油价转跌以及燃油税难以出台逐步明了,社会经营单位囤积的油品大量回吐,加之沿海禁捕期日益临近等需求减少因素的影响,成品油销售价格开始回落。月末,随着长江流域禁捕期即将结束以及北方旱情不断加重,油品需求有所回升,加之两大集团加强出口等稳定市场措施的出台,使市场油价下滑速度有所减缓,其中价格偏低的华北、中原地区油价基本稳定,西南广西、云南等地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并拉动全国油价稳中略升,但全国汽柴油平均批发价同规定价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5月份全国平均汽柴油批发价分别为3176元/吨和2937元/吨,比上月提高了116元/吨和139元/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用油旺季的来临,3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继续回升,销量明显增加,但供需仍基本平衡,批发价格小幅波动,大体呈先升后稳再降走势。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为3813元/吨和3456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13元/吨和4元/吨,比去年同期高出1034元/吨和677元/吨,均处于今年以来的最高价格水平。分地区看,东北、西北以及西南云贵地区汽柴油价格基本到位,走势相对平稳;华南、华东和华北等沿海地区汽柴油价格随国际油价走势波动明显;西南与东南沿海地区价格较高,其中川渝地区汽柴油价格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0元/吨和165元/吨,特别是汽油批发价比上月上涨了83元/吨,成为国内市场涨幅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发改电[2011]113号),从2011年4月7日零时起,国内市场汽油和柴油(标准品)价格分别上调500元/吨和400元/吨。《通知》主要内容如下1)供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储备用的汽油、柴油(标准品,下同)价格分别调整至8580元/吨和7730元/吨。2)供铁道部等专项用户的汽柴油最高价格分别调整至8980元/吨和8130元/吨,其中供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价格仍暂按供军队用油价格执行。非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格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确定。3)对符合资质的民营批发企业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限价扣减400元/吨确定。当市场零售价格降低时,供应价格要相应降低,保持价差不小于400元/吨。4)等额上调各地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具体见下表)。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  相似文献   

19.
迎着4月的春风,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继续回升,但汽柴油在销售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现象。柴油市场在需求旺盛、供应偏紧、库存偏低以及预期价格上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供不应求的形势进一步强化,两大集团普遍采取“停止批发、控制直销、确保零售”的策略来稳定市场秩序,部分地区甚至与汽油搭配销售,柴油价格全部到位,个别地区超价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表现为需求继续上升,汽油供求大体平衡,柴油供应略显紧张。在资源供给增加有限的情况下,柴油市场购销两旺,价格持续坚挺;汽油市场自3月末价格上调300元/吨以来,运行基本平稳,部分地区价格走势略有波动。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比上月上涨279元/吨和25元/吨,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