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国有民营,顾名思义,国家所有,人民经营.既是国家所有,就应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在市场中不断树立企业的形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又是人民经营,那就摆脱不了私营经济的经营实质和国有企业的经营形式所产生的种种矛盾.然而,私有经营的活力更是目前县域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国有民营并不是一种至臻完美的改制办法,因既是国有又是民营,其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好这对矛  相似文献   

2.
“酒店管理”这四个字谁都知道,但是把“管理”两个字分开来说,来讲、来理解的就不多了。特别是从酒店员工流失严重的根源讲起,这两个字的分量,哪一个轻、哪一个重,如何把握就很有探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设计”这个词是一个现代概念。古时候没有设计,造物即工艺。在日本,柳宗悦(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先生首先用“民艺”一词来概括日本的造物。明治维新算是日本社会的一个转折点,那时日本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学习使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在此过程中,日本也逐渐演变出了与此文明相呼应的设计概念,在当时被称为“图案”。  相似文献   

4.
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一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睁,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圈 ,即环形或环形的东西 ,也有指一定范围的含义。圈有圈内圈外之分 ,也有“明圈”、“暗圈”之别。人生处世 ,总离不开这样两个“圈”:一个是“工作圈”,一个是“生活圈”。“工作圈”,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小时以内的范围 ;“生活圈”即八小时以外属于个人的私有空间。一般来说 ,  相似文献   

6.
上期“视点”言及本年度媒体经营的三个潮流:资本潮、技术潮和大国潮。有心的读者提示,《媒介》开创当初“升民视点”的第一期不就是谈论过影响媒体变革发展的数字化、国际化以及制度创新这三个压力和挑战吗?当年“视点”所说的第一个压力来自于技术革新,数字化的浪潮深刻地影响到媒体经营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日本制造业“减量经营”的经验可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2):35-36
“减量经营”是日本制造业战后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高附加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转折点。它包括“减”、“节”、“转”三个基本内容。“减”就是减成本,包括减少对人、财、物等的过多占用;“节”就是提倡节约能源;“转”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一、“减量经营”的基本思想及对日本制造业带来的质的变化“减量经营”一词最早出现在1974年11月25日的《日经商务》杂志上。这份杂志以《昭和50年代的经济是向减量经营转变的痛苦时代》为题编辑了特刊,宣告企业倾其全部经营资源孤注一掷的高速增长时代的经营方式已经到了尽头,而…  相似文献   

8.
苏旭记者 《浙商》2009,(15):78-79
他最讨厌别人叫他“老板”,“老板”两个字完全不符合他在心目中给自己的定位。而他最期待的,就是带领盾安人将盾安打造成“受人尊敬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 国有民营(包括公有私营)乃至承包、租赁,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而言,每一个经济时期都有其目标模式,而不论其是否完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亦如此。从改革实践看,国有民营也好,承包租赁也好,都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阶段性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模式,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 有的人认为不能把国有民营“当作一个了不得的东西”,但往往  相似文献   

10.
所有企业,包括食品企业,还有政府,都有一个与目标公众的关系问题。怎么建立与目标公众之间的关系呢?英文里面有两个“关系”单词,一个是Relation(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就用这词),讲的是比较笼统的、综合的关系。另一个单词是Relationship,是讲个体的、实在的、活生生的那种关系。2012年11月15号,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由刚选出来的总书记习近平带领,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全世界的媒体都非常关注这个事件,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没有提到:那就是“关系政治”初露端倪。习近平用了非常贴近、非常平实的话向人民吐出了他的心声,给出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取信于民”的执政信号。习近平的这次讲话是他的“关系政治”的第一次成功实验。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私有经济的所有者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而构成了私有经济的剥削性质。这一认识严重阻碍了私有经济的发展。怎样突破这一传统理论的束缚呢?据了解,理论界对私有经济是否具有剥削性质,认识尚未统一。我认为,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对这一问题重新认识,重新理解。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无疑为我们打开对私有…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后所涌现的千千万万企业中,部分将成为日后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些企业将会拥有的共同特征,就是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更具体的说法:就是他们将必然都是智慧型和信息化的企业。在今天,这些企业代表的就是灵活的经营机制、主观能动性强、市场为导向、利润为目标、目光远大、具前瞻性……而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都有成为一个现代的智慧型成功企业的抱负和欲望。我们把这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和将背负着伟大任务的年轻企业称为:“新生企业”。  相似文献   

13.
邓锋 《创业家》2014,(4):72-75
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流量经济”的概念,它就是一个赚钱方式的改变,比如互联网音乐通常不是靠音乐赚钱而是靠经营流量。当然,用流量赚钱有三个前提:流量大或者增长高速,获取成本比较低,有黏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议论或关注更多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如何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股份制公司。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尤其正在大力发展私有资本经济,私有资本企业正在以它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着,而作为私有资本企业的管理问题却往往被忽视.本就中国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管理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春节过后将近半年的时间,常被白酒厂家惯称为“销售淡季”。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么长的时间内,有的企业会在天气炎热时放上两个月左右的长假,有的企业随行就市静待其变,而有的销售经理直言,说这几个月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熬”,熬过去这段时间,然后到旺季来临时再大干一场。 其实,“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只是常被用来做为淡季不上量的挡箭牌。事实证明,那些销售情况良好的企业不但在旺季获得了丰收的硕果,就是在淡季也同样“淡季不淡”,取得了销量的长足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鲁泉  汪志 《中外商务》2001,(1):51-52
如今,电影厂经营者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过去拍一部电影多少还能赚几个钱,可如今往往得为能否收回成本而提心吊胆。对他们来说,电影经营似乎已从“馅饼”变成了深不可测的“陷阱”。日前,国内首家由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西安电影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它标志着西影人意欲为中国电影企业走向市场披荆斩棘。然而,面对电影业步履艰难的现状,大家都禁不住要问:股份制果真能让“陷阱”变“馅饼”吗?  相似文献   

17.
王明夫 《新财富》2004,(6):124-125
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总是被一个个“概念”所牵引,每一次投机行情都始于某“概念”的兴起或若干个“概念”的轮动,而随着这些“概念”的衰落,以追寻公司内在价值为宗旨的蓝筹股投资又开始巩固和凸出,直到下一个周期新的“概念”出现。华尔街的历史告诉我们.股票市场总是呈现出蓝筹股行惰与概念股行惰交替循环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今天也许正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相似文献   

18.
公共投资在任何扶贫经济战略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数众多的经济体凭借庞大的国有经济部门取得其经济成功,相反,许多不成功的经济体的国有经济部门非常之小。国有企业不是经济增长的负担,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面临的问题都非常类似,诸如委托代理、搭便车和软预算约束问题。私有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出路,如果政府有能力引导好私有企业,就有能力经营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宁一非 《江苏商论》2001,(12):45-47
本文从经济交易关系和经营方式中引出“顾客就是伙伴”这个新的经营理念,对照“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分析了这两种经营理念的优劣,并用市场营销的成功事例与理论的发展来论证明确提出这一新理念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当前俄罗斯经济中的"新国有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普京于2004年再次连任俄总统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俄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陆续出现了重新国有化的迹象。通过将“私有”变“国有”、将“弱国有”变“强国有”的发展模式.俄政府几乎在每个重要战略领域都建立起一个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大大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在2005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