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政策支持、评级机构、评级方法与评级结果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印度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印度通过信用评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必须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通过合理制度安排培育评级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有效实现供需双方对接.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外部评级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透明度,加快商业银行信贷审批进程,提高中小企业信贷的可得性。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信用评级发展滞后,难以促进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其原因是:评级市场凋敝,中小企业参评意愿不足;评级指标和方法等信息披露程度低,评级机构公信力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评级机构行为不规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信用评级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建议找准市场突破口,拓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应用覆盖面;完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公信力;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金融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准确判断其信用状况。分析现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中小企业风险及创新能力等因素上,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并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当前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对其的金融支持却相对滞后。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中存在的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的规定,是造成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信贷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偏重资产规模、缺乏具体行业分析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完善当前的信用评级体系应改革现有指标体系,具体进行行业分析和完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对其的金融支持却相对滞后.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中存在的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的规定,是造成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信贷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偏重资产规模、缺乏具体行业分析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完善当前的信用评级体系应改革现有指标体系,具体进行行业分析和完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欧债危机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对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小企业,但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缺少权威性、缺乏科学的评级体系、市场需求少、权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建立完善的评级监管体系、丰富评级业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主管部门不明确、企业认识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制度性安排缺乏、评级权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外部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分层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效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模型,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提供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分析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被他国控制后的危害,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保驾护航,应提高党政干部对拥有信用评级权重要性的认识,立即起草《信用评级法》并整顿被控制的信用评级市场,积极自主研发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践证明,科学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AHP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重点对履约能力和成长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认知度;评级机构应切实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以共同促进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信用观念不强,法制不够健全;资信评级市场供需失衡,存在过度竞争;评级标准不统一,评级机构内部制度不健全等。今后,应加快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社会和制度环境建设,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国外来看,信用评级对高收益债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收益债券已经正式启动,但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未建立。通过介绍国外高收益债券的评级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科学的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为我国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业信用评级:来自美国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评级是当今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与地区确保信用交易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发展信用评级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美国的信用评级业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我国今后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的部分设想与建议,即坚持走市场化评级道路,认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体系以及加强对评级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监管新举措,加强征信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也积极采取自我改进措施。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积极借鉴,认真研究。当前,关键是要通过加快信用评级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确立独立统一的监管主体、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等措施,以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发挥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8.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应引入考核评价制度和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