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深圳大学位于气候宜人、经济发达的美丽海滨城市深圳市。作为以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伴随着她的快速成长,经过32年的发展,深圳大学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实现了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千人到目前实际在校生3万余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的三级提升,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于1983年的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其学科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拥有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2.
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夕张市位于北海道,总面积763平方公里,距北海道地区的中心城市札幌60公里。夕张市是围绕大型煤炭企业“北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1963年夕张市煤矿开始陆续关闭,1990年最后1座矿山关闭,人口减少到2万人,结束了作为矿业城市的历史。夕张市为了减少煤炭产业衰退的影响,通过政府举债的方式,大规模发展旅游业,加大吸引中小企业的力度,但并没有改变城市衰退的势头。到2000年,城市人口减少到1.4万人,政府财政困难,财力指数仅为20%,人均政府债务高达480万日元,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临时成为中央政府的直管市,作为解决政府债务的过渡性措施。这一事件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市区人口发展过程及增长趋势解放前,杭州城市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28年42.69万人,1949年47.38万人,21年间只增长10.98%。解放以后,杭州市区人口发展十分迅速。由1949年的62.48万人发展到1983年的120.1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由47.38万人发展到94.94万人。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在19世纪工业革命后开始兴起,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城市化。随着各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快,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世界城市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据联合国统计,从195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增长了37%左右,在欠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人数增加了1倍以上,而在最不发达的国家,城市居民的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现在,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有20座。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即32亿将是城…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将跨入对世纪。回顾过去100年的城市化进程,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城市化进行跨世纪的思考,是完全有必要的。1当代城市化状况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人口获得了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由1950年的115座增至19k)年的342座,所占城市人口比重由24.2%上升到40名见。联合国人口学家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将达到400座。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5%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为对见。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出现了现代城市。现代城市是一个国家或一…  相似文献   

6.
《经济前沿》2008,(12):67-67
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3月10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5万元,现有总资产1.2亿多元,净资产3100多万元。现有员工16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80多人。管理物业总面积320多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大厦68栋、别墅299座、多层楼宇448栋、工业厂房1栋。服务业主用户2万余户,服务人口10余万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有一个不到200万人口、仅有20所高等院校的城市,竟然出现了四座“大学城”,这是发生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的一件事情;那么,作为郑州这样一个城市能否撑起四座“大学城”?无疑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城市人口时空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在数量及分布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口总量、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和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从时间和空间分析这些变迁,研究其原因,并探讨发展趋势。 一、城市人口总量的增长过程及增长构成 我国城市数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88年的432座,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2889万增加到1988年的11160万,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41.3‰,远高于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年均增长18.2‰的水平,城市化速度较快(见表1)。  相似文献   

9.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等经济特区正式成立。25年前深圳这座昔日边陲小镇仅有3万人口,两三条街道,今天巳发展成为拥有600万常住人口,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25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25%,堪称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
山区城市的发展之路--兼谈南平市的城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岱中国国力报告》一书载: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成果表明,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高峰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6DP已经达到1000美元,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2005年10月,我国的城市化已达41.6%。未来的15年将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以上。据推算,那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在这15年里平均每年将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这个速度,每年须增建100个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众所周知,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伤害。包括人员死亡、生理受伤,心理、精神创伤。二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城市地震灾害既具有地震灾害的共性又与城市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它主要有如下3个特点:1、产重性。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交通、生命线工程的高度网络化,通讯系统高度中枢化,一旦遭受地震袭击,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如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使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又如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死亡5000余人,伤亡2.6万人,建筑物、高架桥和隧道也遭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2、连锁性。地震不同于有些自然灾害,它不但直接给城市造成灾害,而且还往往产生次生或诱发其它灾害,形成灾害链。主要类型有:地震-火  相似文献   

12.
五个温州人中有一个在外地 2002年8月,温州市政府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在外温州人经济大调查.这次调查的外部温州经济是指温州市外、国内的温州人经济,调查对象为建有温州商会的全国64个城市,调查方法采取发放统计表格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据调查结果,目前全市在外温州人为15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20.45%,即每五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外地.从行业分布看,从事工业活动16万人,从事贸易业经营102万人,从事服务业36万人,分别占外出从业人数比重10%、67%和23%,第三产业从业者占到90%.温州人口流动的特点:一是在外出人口中,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为主,这是精明的温州人流动与充分享有沿海地区的资源有关;二是以大城市为主,温州人口集中的地方基本上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说明大城市的创业机会比较多;三是走出去的温州人大多来自农村,却在外地的城市里发展,从事的主要产业是第二、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了产业的转化,进而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化.  相似文献   

13.
信息文摘     
中国专家预计在本世纪之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将相继出现广域城市系统的雏型,到21世纪上海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广域城市系统中的“发展极”,上海的城市布局将从“单核”城市转型为大都市圈。 专家认为,长江三角洲可望形成中国最具规模的广域城市系统,江海交汇的经济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形成这种系统的特定前提。从国际经验看,具有规模经济的广域城市系统,城市化人口在3000万至5000万之间。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系数为60%;到2010年,将达70%,城市化人口在5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一切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必须在人口发展问题上,解放思想,敢于探索,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近三十年来人口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中找出人口发展的规律,把我国今后人口发展置于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就我国人口发展中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初步看法。一人口盲目不断地增长决不是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规律的表现解放前,旧中国人口的发展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简称为两高一低类型的人口再生产。我国正式有人口记录,是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当时全国人口为5,959万人,到1949年,经过1,947年,人口增长到约54,000余万人,净增48,000余万人,每年仅递增1‰。如从1840年鸦片战争时算起,到  相似文献   

15.
底特律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长:这座坐落干底特律河岸边的中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城市是于1701年由法国人建立的。1760年英国人征服了法国人夺取了这座城市。直到1796年,这里才正式成为美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说我们这座城市是在三面国旗下发展起来的。今天的底特律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底特律是美国唯一能向南望见加拿大Windsor市的城市。我们这座城市还拥有美国最长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国境线。每年至少有1000万辆机动车通过Ambassador大桥和Windsor隧道穿行于底特律市和Windsor市之间。底特律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内陆水道之一,已和国外200…  相似文献   

16.
自从资本主义发展以来,广大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中小城市人口则涌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增长,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英国的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3·5万人,猛增到30·3万人。在十九至二十世纪一百多年的时间,美国芝加哥由一个小商站发展为超过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我国上海明清之际仅是一个小镇,还没有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出名,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人口猛增十倍,达到500万,现在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如此神速的人口集聚的内在动力和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错。可是大工业的发展为什么必然引起城市人口的集中呢?为什么人口一定要突出集中在曼彻斯特、芝加哥和上海这些地方,而不集中在别的什么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总人口,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每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106.4人/km~2增加到1987年208.6人/km~2。现就长江流域人口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如后:一、人口的生态地理分布长江流域人口分布具有如下特点:①按三大经济地带分,中部和近西部人口比重大,东部和远西部人口比重小;②平原河谷、丘陵地区人口比重大,山地、高原地区人口比重小,海拔200~1000m高度内人口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导刊》2013,(10):80
中国是亚洲乃至全球城镇化浪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驱动下,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改变和重塑了中国的发展路径,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1978~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8%提高到52.7%,城市人口从1.7亿人提高到7.1亿人,城市人口增加量平均每年超过15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向城市的净迁移人口的增加。这些数以亿计的迁移人口从中国的内陆迁移到沿海省市。这些省市的人均GDP在2010年已经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9.
芬兰是个只有500余万人口,3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其中1/4在寒冷的北极圈内),资源十分贫乏的小国。但芬兰现已成为在诸多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经济、科技强国,其奇迹般崛起已愈来愈为世人瞩目。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新方向,致力于发展高科技战略的成功经验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确立科技兴国战略 不断调整完善科技政策 80年代初,芬提出了以科技开发为核心的科技兴国战略,并制订了新的科技政策。主要内容是:将科技开发定为产业政策的首要内容,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以科技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增加芬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为…  相似文献   

20.
海德堡被誉为是欧洲乃至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是未来导向型的科学研究、经济和商业中心。海德堡隶属巴登——符特堡州,位于法兰克福以南8吐m处,是一座著名的大学城和德国西南部的旅游中心。截至1992年9月份,全市共有人口139518。海德堡占据了纳卡尔河左岸一块最秀丽的地方,来自ode矗wald峡谷的河流从这里汇入莱茵河上游宽阔的水面。莱茵——纳卡尔三角洲是德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该区域拥有人口30O万,海德堡市的老市区被峡谷的南端和纳卡尔的左岸围成一个狭长的地带,而新市区已经延伸到火车站周围的莱茵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