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增加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得以快速发展。如何加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劳动保障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量农村和外来劳动力涌入城市求职就业,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快速增长。当前,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信用度不高、规模层次低、规划难等问题。如何加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就业服务体制,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劳动保障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局):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有关精神和《广东省职业介绍服务工作三年计划》的要求,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省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制度,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区)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在今年内都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区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情况。二、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必须如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和管理行为,进一步发挥职业介绍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省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广东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统一于8月28日至9月1日在全省各地开展《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宣传周活动。这次宣传周活动的主要宣传内容是《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施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汕尾市劳动局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地规范中介行为,加强职业介绍和队伍的管理,根据该市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了四项管理制度,使职业介绍行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制定实施的四项管理制度是:一是建立了检查制度,不定期地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了职业介绍机构的健康发展。二是完善《职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管理,调整劳动力结构,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指示精神和劳动部的有关要求,推动广东省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广东省劳动厅近日发出《关于在全省建立企业岗位余缺申报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省逐步建立企业岗位余缺申报制度。《通知》指出:建立企业岗位余缺申报制度的目的,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过去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在尊重企业用人自主权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自主编报年度用人需求计划,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和技术层次结构等实际情况,把微观用人需求与宏观计划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开放度的提高,单独依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格局正避步向公共、民办等职业介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过渡。近年来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发展迅速,在劳动力市场中十分活跃,截止2006底。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已超过8600余家。随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如何规范其就业服务行为。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成为劳动者普遍关心,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促进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就业促会开展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动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初,电白县以宣传贯彻《广东省职业介绍条例》为契机,由劳动局牵头,与工商、公安部门联合行动,重点对县城水东镇职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在该镇新风街一带有13家非法职业介绍机构,其中4家专营机构被当场取缔,9家兼营机构被摘牌,并责令立即停止职介活动。随着劳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白县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劳动局职业介绍所为主的职介机构的建立与运作,对方便单位用工和促进劳动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劳动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9.
逐步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诚信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职业介绍机构采集的各种招聘信息,如果不通过指导和规范的管理,这些信息会失真、失实,从而导致求职对劳动力市场逐步失去诚信,使职业介绍机构服务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锦     
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实现了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违犯国家政策规定,未经批准,私招乱雇,非法招用童工;有些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乱发招工(招聘)广告,坑害求职者;劳务输出机构也存有假、滥、杂等问题,干扰了公平竞争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日前,省劳动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招工(招聘)广告管理的有关问题发出通过。通知指出:①企业(单位)招用工人时,要公开发布招工(招聘)广告,通过职业介绍机构组织招收,实现双向选择。②用人单位刊播招工(招聘)广告应真实、明白,不得用夸张不实之词欺骗求职者。广告应包括单位名称、性质、招工人数、报名时间、条件、工种(专业)、工资待遇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内容。③各类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1.
制定《条例》是培育和发展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的需要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于80年代中后期起步,到《条例》发布之时,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在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劳动力市场毕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包括市场规则在内的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时广东发布的效力最高、内容较全面的劳动力市场的规章是1988年由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劳务市场管理规定》,已远远不能满足广东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劳动力市场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揭阳建市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也遍地开花,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分子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假职介之名,搞诈骗活动,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为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最近,揭阳市劳动局联合工商局、公安局,组成阵容强大的清理整顿队伍,以迅猛的势头对榕城区、东山区和试验区的职介机构进行地毯式的突击检查,  相似文献   

13.
《重庆劳动保障》2006,(6):27-27
各区县(自治县、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再就业办,北部新区产业促进局:为认真贯彻《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05]28号)精神,落实职业介绍机构开展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补贴,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公益性职业介绍所是政府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和服务窗口,由于浦东新区地域面积较大,从1998年以来,新区按照就业机制全面向劳动力市场过渡的目标,根据劳动力市场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先后建立了云台路、外高桥、洋泾、金桥、川沙、三林等6所职业介绍机构,为企业提供收集发布  相似文献   

15.
(二)职业介绍机构增多民国初年,广州市的“荐人馆”(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只有3家,至1935年,已发展到40多家。除了官办、私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外,社会上的一些团体也开办职业介绍机构,例如,广州市的酒楼茶室女工职业介绍所、小教职联会职业介绍所、民船船工职业介绍所等就是团体组织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企市”这种街头劳动力交易形式。(三)政府开始对劳动市场进行管理和干预20年代末,广州市政府规定,凡开设“荐人馆”,必须呈报公安局核准,发给证书后方可开业,将“荐人馆”纳入政府管理。1930年,广州市社会局颁发《广州市私营职业介绍馆规则》,进一步规范对“荐人馆”的  相似文献   

16.
工作信息     
中国劳动力市场网于2002年9月14日由劳动保障部部长张左己亲自点击开通,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的建设宗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链接各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构建全国劳动力市场网络互动平台,向社会发布权威、及时的就业政策信息、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市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7.
各地级以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局、社保局)、财政局:现将《广东省职业介绍补贴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广东省职业介绍补贴办法第一条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粤府(2006)3号)、《广东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转发财政部、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下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农民进城就业的环境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进城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建设滞后,城市公共职业介绍、培训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进城就业的需要,一些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  相似文献   

19.
短波快讯     
为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职业介绍服务功能,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省职业介绍中心全面开展为用工单位代理人员招聘、代存职工档案,为从事各种形式劳动的劳动者代存劳动人事档案、代缴社会保险等业务。具体职责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劳动》2003,(9):36-40
为进一步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全省职业介绍机构中介行为,依法保护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第10号令及黑龙江省2002年人大颁布实施的《黑龙江省劳动市场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全省劳动力市场,以下职业介绍机构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职业介绍机构。其它未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年检的职业介绍机构予以声明取缔。特予公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