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道德底线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朋友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理想与道德     
选择朋友和合伙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陷于误区,常常被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所诱惑,而不了解他是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并不一定是合适的搭档,而有道德底线的人一般可以共事。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富翁病入膏肓,唯一的独生子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这个聪明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打破常规的创新性思维和眼光.能让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楼南星  吴膺 《乡镇论坛》2010,(21):21-2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面对娇生惯养、飞扬跋扈的儿子,身患绝症的千万富翁拖着病体,带着儿子踏上旅程,期望儿子能领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富翁病入膏肓,唯一的独生子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这个聪明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富翁病入膏肓.唯一的独生子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1美元     
有一个富翁,他用一生的积蓄买了1000万的股票和债券,他左思右想,要是随身携带或放在家里都是十分不安全。最后决定放在银行,因为银行有代客户保管债权的业务。但是银行每年要收千分之一的保管费,按照这样的算法,他每年就必须付出一万美元,他又觉得不划算;后来他的矛盾被自己的一个朋友知道了,朋友就替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银行贷款一美元。原来,银行贷多少钱都是可以的,但是却必须提供担保,富翁只需用1000万证券来为一美元担保,为此每年付出的保管费只有6美分。  相似文献   

8.
阿友 《乡镇论坛》2010,(16):43-44
一位穿戴破旧的安徽籍70多岁街头卖艺老人,他在城市人的眼光中,如同乞丐般牟微,挣扎在城市的生存底线艰难度日,靠街头卖艺维持残疾儿子和5岁孙子的生活。但是在灾难来了后,他捐出了身上所带的全部财产——50元钱,也许他的晚饭将没有着落,但他没有考虑更多……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富翁在自己的孩子很小时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它的家务。由于经常生活在一起,管家和小男孩的感情也像亲人一样,可是当这个小男孩长到十几岁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禁不住二度失去亲爱家人的打击,不久之后,也因过度悲恸而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0.
在书上读到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他一共生养了十个儿子,他要在自己去世的时候能分给他们每人一大笔财产.  相似文献   

11.
古语云:“神目有电,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都在时刻提醒人们要恪守底线。当下,社会乱象频现,道德底线一词屡屡被提起。马年伊始,耄耋之年的王蒙再出新作《守住中国人的底线》。  相似文献   

12.
正贿赂真难拒绝还是内心早已为收受敞开了大门贪官们没有几个承认接受贿赂是因为自己道德底线没筑牢、立场不坚定,而总是怪送礼的人太热情,不是同学就是朋友,或者是老乡和部下,却之不恭,受之无愧。那么,古人是怎样拒贿的呢?  相似文献   

13.
真诚测试     
有一年老富翁为测试别人对他是否真诚,就假装生重病住进医院,想看看有些什么人来看望他,后来他将测试结果告诉了谷子博士。  相似文献   

14.
王瑞红 《人力资源》2006,(4S):78-78
传说有一个穷人,一心想成为一个人见人羡的大富翁,几经努力没有实现心愿,绝望之下找到上帝,要求上帝赐给他财富,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上帝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便给了他一袋子品德。那个人见状,失望地朝上帝嚷嚷:我要的是能让我变成富翁的金钱啊!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但品德能帮你创造得到金钱的机遇啊!带着些许的疑惑,这个人背着那袋品德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若干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富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富翁和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  相似文献   

16.
奇特的1美元     
有一个富翁,他用一生的积蓄买了1000万的股票和债券,他左思右想,要是随身携带或放在家里都是十分不安全,最后决定放在银行,因为银行有代客户保管债权的业务。但是银行每年要收千分之一的保管费,按照这样的算法,他每年就必须付出一万美元,他又觉得不划算;后来他的矛盾被自己的一个朋友知道了,朋友就替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银行贷款一美元。原来,银行贷多少钱都是可以的,但是却必须提供担保,富翁只需用1000万证券来为一美元担保,为此每年付出的保管费只有6美分。  相似文献   

17.
伍秉鉴是清末人,西方学者当时称他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之所以成为富翁,伍秉鉴靠的是十三行拥有的外贸专营权。当时,清政府只允许位于广州的13家商行和外商做生意,政治限制形成了经济垄断。伍秉鉴的崛起,就是这一历史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8.
忠诚,一个古老的话题。《论语》里,曾子说自己每天要“三省吾身”,第一个省察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让我们对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心生感动。忠诚,是人格高尚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道德操守的底线。不忠诚于祖国、不忠诚于家庭、不忠诚于朋友,那人一定会遭人唾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三元 《现代质量》2003,(2):16-16
“秤”这个概念,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占着很重的位置。它不仅是一种计量器具,也是一种衡量人”道德底线”的尺码。因此,相对其它行业来说,做衡器生意的人更容易引人关注。赵存寿先生就是一位做衡器生意的商人。他和他所代理  相似文献   

20.
嚣张     
姜苏鹏 《英才》2009,(10):146-146
一个一丝不挂的裸女,毫无羞耻感地坐在两个衣冠楚楚的男人面前。140多年前,这幅画第一次亮相在公众视野,就引发众怒和讪笑。太嚣张了,不仅因为作者马奈试图打破所有艺术成规,他还挑战了世俗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