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为了适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变化,以及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应加强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概述西安铁路枢纽现有、在建及规划的客运站及衔接铁路现状,结合西安铁路枢纽实际,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和西安东站方案,提出西安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将形成以西安北站、西安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纺织城)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为辅助客运站的"四主一辅"客运格局。该布局方案可以同时满足铁路网及城市发展需要,有利于提升西安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是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同时具有对外和对内交通功能的大型铁路换乘枢纽,其规划建设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阐述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功能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典型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实例,分析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特点,即选址尽量靠近城区、采用立体化多层布置格局、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充分利用各层空间、综合开发新建枢纽、加大车站公众开放度,为我国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实施后,在站区内将形成集城际铁路(含部分高速铁路)客运、普速铁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在西安站站区规划设计中,重点研究车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站房设计、站区交通流线设计、站前广场设计和对外交通疏解等,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与衔接,对西安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时,是沿既有线通道引入枢纽中心站还是择地另建新站,在枢纽方案研究中显得尤其重要。在阐述西安铁路枢纽概况及在建、拟建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客运需求,结合城市规划、枢纽相关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情况、交通便利性、建设条件等因素,对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引入西安铁路枢纽进行研究,提出经临潼引入既有西安北站方案、沿灞河引入西安站方案、结合西安站改引入纺织城站方案、新设高新站方案4个备选方案,最后从地理位置及征地拆迁、城市衔接、工程实施难度及投资等方面对4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比选,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西安铁路枢纽概况和预测近远期客货运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枢纽总图规划及西武客运专线引入后枢纽的客运系统格局,针对西武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研究引入既有西安北站和新建新西安南站2个方案,分别从枢纽总体布局、客运站分工及作业能力分析、客流特征及运输组织灵活性、工程投资及实施难度、对城市交通影响5个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铁道经济研究》2011,(5):47-I0001
伴随着铁路、公路、民航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客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客运肩负着服务国民经济、保障普通大众出行的责任,牢固树立铁路客运发展危机意识,着力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是我国铁路客运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厚重基石。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际铁路的交通特征及客流特点,根据城际铁路引入枢纽地区的原则,重点研究城际铁路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的不同衔接方式,城际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有机衔接形成统一的、协调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最终实现客运效率和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为城市群及其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开展面向“四网融合”的大型铁路枢纽规划是落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在解读“四网融合”内涵并剖析其对铁路枢纽规划的内在要求基础上,针对枢纽总图研究范围、枢纽总图格局、客运系统布局及分工、生产力布局、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引入、既有铁路资源利用等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为铁路服务”的基础上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服务”的规划理念;总图研究范围应逐步拓展至都市圈;总图格局应当推进“客内货外”“互联互通”;客运系统应“多点布局”,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的耦合,客运站分工应“多点到发”“兼顾高普”“分向把口”;生产力布局应考虑不同层次网络资源共享;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应尽量实现“进城”;充分利用枢纽内铁路资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武汉铁路枢纽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融合,提升铁路枢纽地位,以定量测算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铁路交通可达性水平为基础,根据武汉铁路客运现状和铁路枢纽存在的站点布局分散、综合交通一体化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内外铁路枢纽的发展经验,在综合交通体系的视野下探讨铁路枢纽建设的对策,即合理规划武汉第四铁路枢纽站、扩展过江通道,推进不同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铁路交通格局,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铁路网络中高可达性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架构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分析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用户及需求,构建基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客运服务框架,即将客运服务系统分为铁路客运智能用户服务系统和铁路客运智能商务服务系统。在阐述系统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分析、信息资源整合、铁路智能架构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