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化翻译观是巴斯内特翻译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即将翻译的实质看作是跨文化信息转码,是译者通过语言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本文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讨论了在影视作品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翻译的重要性,皆在能够引起人们对影视翻译中文化层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新宇 《魅力中国》2014,(12):261-261
功能主义目的论反映了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的趋势。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相似文献   

3.
旅游英语中涉及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造成了种种翻译障碍,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翻译时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进行话语的传达,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翻译的核心是文化植入与融合.影视作品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本文在文化翻译观理论的指导下对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玉 《黑河学刊》2013,(11):41-42
翻译目的论反映了翻译理论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现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模式的转换,还是文化交流及文化模式的转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异化与归化则成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常用的方法,也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所在.翻译工作者应该辩证思考两种翻译策略,寻找蕴含文化因素的语言转换规律,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严 《黑河学刊》2006,(2):71-72,12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化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用法和语言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现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并且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跨文化”的关键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等因素的差异则赋予颜色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了汉英颜色词的内涵,并阐释了功能理论在颜色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翻译     
刘慧霞 《魅力中国》2013,(22):266-26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行为.就必然要考虑文化这个因素;文化的异同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翻译活动.另一方面翻译也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姗 《新西部(上)》2012,(12):123+126
文章从商业广告翻译所涉及的文化差异入手,举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跨文化因素,并提出了由此得出的翻译策略:使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在实现与原文功能相似,语义基本对等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原文的表层形式,并努力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其中。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而翻译又是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和传播文化的先进方式,因此,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翻译活动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该文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探析我国古代至1983年间,翻译学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使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从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翻译不仅是语际的翻译,其实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通过讲述语言和文化、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来具体分析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孙永君 《黑河学刊》2014,(6):101-102,104
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观,是把翻译从本质上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意义,达到语言语用和社交语用等效。语用翻译研究主要是基于语用顺应论、关联论、言语行为理论和指示语与预设理论等语用学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语用翻译观的介绍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点的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往往涉及宗教、历史、建筑、风俗、地理、典故等多种文化因素,单凭直译、意译等传统的英语翻译方法往往难以传达旅游景点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和意味。以零翻译的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翻译方法的不足,并将游客导入到独特的历史文化意境中,从而更好地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但在旅游景点英语零翻译的过程中,也应遵循译名统一、避免歧义等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5.
魏军 《发展》2006,(9):130-131
语言文字,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因而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过程,事实上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化过程;而在实现这一转化的策略选择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关于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问题,不应被片面地等同于翻译技巧的选择问题,而应从不同文化之间的转化角度来理解它.因此,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姜慧慧 《魅力中国》2013,(29):270-270
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涉及到对原文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通过对扬州旅游文本翻译资料的研究,译者一方面要保留异域特色,强调翻译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对有待处理的文化因素时所采取的舍弃文化而追求功能对等的交际翻译作法。  相似文献   

17.
祁光艳 《魅力中国》2011,(2):248-248
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是古代翻译的主流。中西方古代宗教翻译传统尽管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思想背景,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本文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有机结合的翻译方法的争执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汉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和类别进行了分析,套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作为对流行词翻译实例的标准,指出了英译过程中文化丢失的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更正方案.同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流行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尝试提出较新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丁闯 《黑河学刊》2010,(10):60-61
翻译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它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也是两种文化。处理好文化差异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对等是文化翻译的关键所在。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述翻译过程中词汇的不对应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魏烨 《中国集体经济》2007,(30):193-194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章试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