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概括归纳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通过生命体验开展生命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应做到: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阐释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发展历史,剖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发现生命教育是在多种因素、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合力教育,需要营造生命教育生态圈,全方位守护生命。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祝娟 《新西部(上)》2015,(5):117-118,111
本文阐述了医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认知偏差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现实路径:要在家庭教育中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在医学教育中多渠道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生命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6.
康赛 《中国西部》2014,(41):14-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以儿童生命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并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而如今的青少年在接受学校、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心理迷失、道德堕落、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发展观等许多身心发展问题,伴随而来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和逐渐攀升的自杀率。在此背景下,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在内地,生命教育虽然起步不早,但发展迅速。然而发展并不平衡,上海辽宁等地区发展较好,在广大西部地区,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却相对缓慢。倡导生命教育,需要西部教育人转变教育观念,也需要每一位老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性、生命实现的创造性、生命发展的超越性认识不足,这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把握生命的本质,其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直觉、创造、生命冲动等思想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潘建飞 《理论观察》2014,(2):138-139
通过对四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少师范生在对生命的认识、对死亡和自杀的看法、生命保护的意识与能力能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师范生对生命教育的概念也比较陌生,缺乏生命教育的意识。通过调查分析,对师范生的行为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十分精辟,其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统一.江泽民指出:"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1]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朱江城  雷曼 《魅力中国》2010,(32):371-371
近年来由于青年学生自杀、伤害他人以及其他一些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极大关注。总体说来,生命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和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寻找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可行性方法与策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董娟  高娥娥 《黑河学刊》2009,(7):127-129
社会分层的加剧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把我国的生命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使人们对生命的目的、价值、意义及对待生命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正是我们生命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探讨了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忽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力、没有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未成功引导大学生养成生命价值实际行动力、忽视大学生生命价值创造力的培育,提出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等环节做好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生命视角中的教育评价应符合四个指标: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类型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和形式多元化.只有理解教育评价的生命发展意蕴,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伤害自我或他人生命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有发生。因而我国高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生命教育队伍,营造生命教育环境,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生命教育在其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敬畏生命就是尊敬一切生命,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忽视了生命教育,有些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缺乏尊重。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加强生命伦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与人生。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加强的领域。立足于对学生完整生命的培养,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为起点,在发展生命、感受幸福的基础上确立信仰,实现人生的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构建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完善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与实践相结合,让生命教育回归生命体验。同时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营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配合和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教育体系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部署,进一步规范高校的体育产业行为,国家,地方与各高校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的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丹妮  胡晓 《理论观察》2023,(2):145-148
从陶行知的思想出发,以生命的精贵,追求生命质量,辩证态度看待生命的生命观为落脚点,将生命贯穿在生活教育中,陶行知认为生命教育是具有真善美的教育,应培养具有真善美的完整的人。在其教育实践中,将教学做合一作为生命教育的方法,提倡活的教育,赋予生命的价值意义,探析生命教育于当下教育的现实启示,促进生命主体之完满发展,推动国家民族之教育变革。其教育思想是对生命的信仰,教育实践是对生命的诠释,将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实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如何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以“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进行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介绍,强调唯有尊重生命、尊重学生,才能满足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王功名 《黑河学刊》2012,(10):130-131
当今社会大学生轻视以及伤害生命现象,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高校教育中需要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以及意义的全面理解,那么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尤其显得重要且迫切。我们应努力从生命教育产生的缘由和基本内涵,以及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生活具有的积极意义出发,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