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杨乐之 《魅力中国》2009,(22):104-105
北伐战争是一场空前的人民战争,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精诚合作下,在全国拥护国家统一的阶级的支持下,一场为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统一国家而掀起的战争在中国大地上打响,北伐军由南至北顺利推进,基本消灭了桂系和皖系军阀势力。人民的支持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保证,人民的力量左右了战争的进程。北伐战争再一次证明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屠杀,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共产国际"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实践中遭受挫折.于是,共产国际也开始反思在中国的政策,逐渐关注朱德、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逐渐成型,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的重要著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它着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及如何调查研究,怎样调查研究.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实际情况而随便施加号令和党内盲目执行共产国际所下达的指令的情况下而写的,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党史学者已公开发表了一些著作和文章,详细地论述了北伐战争,但争论较大。笔者愿将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汇集成如下的文字,以求教于广大党史学者和同行们。 北伐战争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 探讨北伐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就必须明确回答北伐战争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这是不能回避的。  相似文献   

5.
1921年7月,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消息传出之后,中共以列宁主义为理论武器,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对华盛顿会议进行强烈地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对华盛顿会议的批判及应对,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影响,但同时也有其相对独立的见解。通过考察中共对华盛顿会议的批判及应对可以发现,早期中共并不想完全依附于共产国际,而希望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使得早期中共领导人,由此而产生一种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3月23日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苏联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六大的召开,经过了近一年的酝酿和准备.由于国内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保证安全的地方开会.当中共中央得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将分别于1928年春天和夏天在莫斯科召开、少共国际也将在莫斯科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时,考虑到届时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所以,经报请共产国际同意,遂决定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相似文献   

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于抗战时期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所制定和实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在确立的过程中,深受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新战略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在接受共产国际"七大"相关指示的同时,并未公式化地照搬共产国际的决议,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实际出发,对共产国际"七大"的新战略既继承又发展,实施了创造性的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农民问题认识的理论渊源,对共产国际来说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同样成为其农民思想的理论渊源,是共产国际关于农民问题认识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是列宁一手创立的,所以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农民思想,尤其是其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成为共产国际农民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9.
李宗仁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他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又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赴粤,四处奔走呼吁,终于促成北伐,可谓北伐战争的积极策动者。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1月25日,德日双方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结成政治同盟.在德国的建议和促进下.1937年8月,意大利正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开始形成,同时也标志着德、意、日法西斯政治同盟的建立.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在柏林正式缔结《德意同盟友好条约》(《钢铁条约》),德意之间由政治同盟发展为军事同盟.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德、意、日三国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随着近几年共产国际档案的解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金果披露了有关情况——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有过不满,同时又肯定过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共产国际最早对毛泽东予以关注是在1927年。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俄文版上转载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上作报告说明中国农民运动时,引用了毛泽东文章的说法,他认为毛泽东的“报告写得极为出色”。大革命失败以后,对朱毛红军的壮大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苏联《真理报》曾发表社论…  相似文献   

12.
谭锐 《黑河学刊》2014,(1):49-5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于抗战时期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所制定和实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在确立的过程中,深受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新战略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在接受共产国际“七大”相关指示的同时,并未公式化地照搬共产国际的决议,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实际出发,对共产国际“七大”的新战略既继承又发展,实施了创造性的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21,(4):94-95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交换了情况和意见。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4.
张丽荔 《魅力中国》2013,(8):314-31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立了苏区,开展土地革命,共产国际给予了许多帮助与支持。但是照搬别国的经验,盲目遵从共产国际的指示给中央苏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从国产国际与苏区革命关系的角度出发,浅谈共产国际对苏区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1月25日,德日双方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结成政治同盟。在德国的建议和促进下,1937年8月,意大利正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开始形成,同时也标志着德、意、日法西斯政治同盟的建立。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在柏林正式缔结《德意同盟友好条约》(《钢铁条约》),  相似文献   

16.
苏联党通过共产国际与中共确立组织上的指挥关系,其影响中国革命既是实施“世界革命”总策略的要求,也包含国家自身利益的因素.共产国际正确论述了中国革命的一般问题,但其阐述中国革命具体策略则多与中国国情相悖.中共早期决策的失误以及纠错机制缺位,既与中共早期力量弱小及其自身理论幼稚有关联,也与苏联党维护“世界革命”全局利益对中国党实施直接指挥的组织机制以及苏联党内斗争存在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7.
1925年在上海爆发的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标志着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卅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各阶层广大群众都积极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觉醒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次运动中,共产国际也做出了大量方针策略上的指导,其主要体现在:国共两党通过合作,试图利用和改造国民党,将国民党右派排除出党;与此同时,开展工人和农民运动,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加入到反帝斗争中.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失败了,陈独秀固然有着责任,但是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共产国际有着不可推卸的指导性错误。在当时下级服从上级的背景下,将这些错误简单地归结到陈独秀身上,是不公正的,错误的根子应该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伟大的历史事业,在其起始阶段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准备不足: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受共产国际影响;第三马克恩主义中国化受限于中国不成熟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的历史不长,但却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产生了诸多复杂而重要的影响,既有大力的支持、热情的帮助和指导,也存在着诸多失误和不当干预,使中国共产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共产国际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其负面消极影响带来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在长期的错综复杂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既注意保持与共产国际的团结,又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出适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政策和策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苹命道路,推动着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最终领导全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深刻总结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