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志辉 《销售与管理》2006,(7):I0028-I0028
一次性纸杯已是人们习惯的消费用品了,全国每年的一次性纸杯消费量高达数亿只。尽管如此,纸杯市场仍显上升趋势,因为该产品属于一次性消费品,是一个很难饱和的市场。从另一个方面看,茶饮料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市场长期利好。一次性纸杯新产品“隐茶杯”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方便、快捷、环保、卫生,用“隐茶杯”不管招待多少客人,只要有热水,一分钟内就可享受到浓浓的香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茉莉花茶、名优绿茶等任君享用,原茶、原色、原味全在杯中”。一角多钱的消费就可实现高品位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纸杯已是人们习惯的消费用品了,全国每年的一次性纸杯消费量高达万亿只。尽管如此,纸杯市场还仍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个市场是一个很难饱和的市场。从另一个方面看,茶饮料从古到今都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市场长期利好。因此,一次性纸杯新产品“隐茶杯”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方便、快捷、环保、卫生,用“隐茶杯”不管招待多少客人,只要有热水,  相似文献   

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北京市工商局与市环保局联合下发《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通告要求生产者承担消除污染的责任,规定那些生产、经销一次性塑制餐盒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盒,也可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以此缓解首都白色污染问题。有消息说,塑料不经处理弃之自然界中,其腐烂分解的时间是200年,而以现在北京每日80万个废弃塑料餐盒的产生速度,200年时间将产生584亿个,这样一算,这可真是严重的问题;又有消息说,每三个餐盒便可以再生产出一把学生用尺子,如果按一把尺子只卖5毛钱,每天产…  相似文献   

4.
<正> 上海平均每天要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80万只左右。由于所使用的材料难以降解,给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上海市物价局日前决定,对一次性塑料饭盒收取处置费。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饭盒的回收、处置、管理等支出,收费标准是:每只重量为5克的饭盒按0.03元征收;其他一次性塑料餐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金属资源大国,国家金属储备量巨大(近15亿吨),每年生成废钢铁约3 500万吨,但年回收量一直徘徊在2 000万吨左右,即每年少回收1 500万吨。俄罗斯联邦交通部称,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为俄罗斯回收废金属的主要地区,2010年这两个地区的废金属回收量占全国废金属回收总量的12%。  相似文献   

6.
张千顺 《商》2014,(12):280-280
塑料的密度小,比强度高,可以获得较高的包装得率,即“单位质量的包装体积或包装面积大小。大多数塑料的耐化学性好,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各类有机蓉剂,长期放置,不发生氧化。成型容易,所需成型能耗低于钢铁等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易着色性。塑料包装是包装业中第二位包装材料,其实用面还不如纸及纸板的包装。但是塑料包装业每年按5%的速度在发展,总有一天塑料包装业会超过纸及纸板而成为第一位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7.
刘昕 《中国广告》2001,(1):72-72
咖啡杯广告——纽约人生活压力大,咖啡也就喝得凶,早晨走在曼哈顿街头,可说是人手一杯咖啡,多年来各店家都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印有"很高兴为您服务"的蓝色纸杯,广告人把握住这个新的传播煤介,在咖啡杯上印了广告信息,"花旗银行"、"Metadent牙膏"等厂商相继在这个新媒体上发布自己的广告信息。当纽约的咖啡族手持纸杯大街小巷行走时就等于免费为厂家做广告,而店家也乐意成批购买这种较为便宜的纸杯。液晶显示屏广告——在美国一些大城市街头的公共电话站新出现一种特殊的电话站广告,  相似文献   

8.
<正>用完电脑、看完电视,你都拔插头吗?位置很高的壁挂空调,每天上上下下插拔插头?你知道你的家电在待机吗?据调查,我国家电待机现象十分普遍,有近七成的家庭使用家电后不关电源。三成多市民甚至不知道待机也会耗电!节能环保中心专家指出,电器长期待机有三宗"罪":一是耗费电能惊人——不节能。因待机问题而使全国每年浪费12亿度电,使每个家庭每年多交电费100多元;二是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不安全。据统计,火灾有三成以上  相似文献   

9.
陈晶晶 《三联竞争力》2005,44(10):68-68
白俊辉原是上海一家小毛巾厂的业务员。一次和朋友聚餐时,白俊辉偶然听到无纺布发展很快,具有不掉毛、自然降解、成本低廉等优点。全国用在餐桌上的一次性用品每年消耗达上千亿元,仅用来擦手、擦嘴的一次性小毛巾大约占100亿元。白俊辉知道,如果用无纺布生产毛巾一定有前景。  相似文献   

10.
垃圾的作用     
“你知道一斤芝麻卖多少钱吗?”丁开始问道。儿子笑着答道:“一斤芝麻卖7元呀。” “那一斤黄糖呢?” “最多也只卖到3元。” “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11.
张立云 《商业文化》2007,(10):30-31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选择他,为他流汗、付出智慧的原因所在看到这个标题时,也许很多人都会在心里嘀咕,在企业只有老板赏识员工,哪有员工赏识老板的,老板用得着你来赏识吗?其实,用我们一双慧眼去赏识你的老板,欣赏他的才干和优点,只会令你更热爱这个企业。如果你是  相似文献   

12.
郭爱月 《中国市场》1997,(10):31-32
<正> 白色垃圾危害着我们的家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餐业的迅速发展,一次性塑料餐具需求逐年增加。据了解,目前我国快餐盒的年需求量约在40亿只,饮料杯年需求量约在20亿只,加上方便面碗,市场需求数量极为可观。这些塑料碗、盒、杯在使用后被随手丢弃,日积月累便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垃圾。在上海以,每天塑料餐盒的需求量在50万个,仅此一项,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就达200多吨;北京  相似文献   

13.
许冬梅 《致富天地》2002,(11):35-35
人是靠嘴巴来进餐的。可是,你知道植物靠什么“进餐”吗?也许你会说,靠根部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呗。其实并不尽然。植物的叶片同样有“进餐”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双十一送货高峰,也迎来了快递纸箱的拆箱高峰。据统计,双十一全天,各快递企业及邮政共处理5.35亿件快件,是二季度以来日常处理量的3倍,同比增长28.6%,再创历史新高。相较于主要的电商平台成交额的增速,消费者的网购支出的增速,整个快递业及各个快递企业的快递量的增速,则显得更为迅猛,过亿的订单量、超过50%-60%以上的增速,已经成为了普遍性的常态,其数值还在被不断刷新。面对快递包裹如此迅猛的增速,如何回收快递纸箱,使其能循环使用,减少浪费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快递回收纸箱的现状分析,快递纸箱回收难的原因分析,找出其问题所在,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快递纸箱回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蒙牛能在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内,将一个全新的品牌做到一百六七十个亿?它就是利用插位的机会。用一杯牛奶带给顾客品质上的信赖感。最近在上海做了一个调查,"你知道是哪一家牛奶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吗?"很多人回答是蒙牛,其实正确答案是伊利。  相似文献   

16.
处处有商机就看留心不留心王玉臣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印刷厂工作。2006年冬季的一天,王玉臣找一个同学办事。进了办公室刚坐下,老同学就从柜里拿出一只纸杯,到饮水机前给他接了一杯白开水。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后,王玉臣觉得口渴,于是端起纸杯喝了几口水。奇怪的是,明明没看到放茶叶,却满口茶香四溢。原来,这纸杯是老同学单位从一家公司买来的,纸杯里实际上放有茶叶,但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处理后.使茶叶隐藏在杯底部,很难看出来,这种杯子由此得名隐茶杯。  相似文献   

17.
<正>特惠一:本刊读者都知道,金丝豆腐项目正常收费标准为面授3900元,函授3500元,而本次迎春节特惠活动参加函授学习,只需要1460元,直接节省了2040元,本月内有效!不是免费吗?不不不,其实,比免费更优惠!特惠二:亲,知道"幸福宝"吗?磁疗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三大医学奇迹",幸福宝磁共振理疗仪,神奇的理疗效果震撼了医学专家,现代营销杂志报道很多期了,你看到了吗?幸福宝多少钱一台?  相似文献   

18.
有资料显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就是2.92亿套。  相似文献   

19.
生活新知     
想知道你用滚轴溜冰鞋飞速滑行时的速度是多少吗?有了滚轴测速器就不成问题了。它藏在专制的轮子里,你只需用它换掉一只滚轴,就万事大吉了。它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将你的滑行速度、滑  相似文献   

20.
金路 《中国广告》2007,(12):92-94
你知道中产阶层为什么迷恋 Philip stark 设计的厨房小餐具吗?你知道为什么中产阶层买万宝龙的笔,却不买万宝龙的表吗?你知道为什么中产阶层喜欢用氛围而不喜欢环境一词吗?身为创意人员,你的桌子上可能有一堆奖项书籍。当我们在为一些快速消费品做广告时,这些书可能是给你灵感的利器。但是当我们的产品是代表一种生活形态时,这些书里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给与我们解答。因为你不可能从这些书里了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