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热钱流入的渠道开始,说明了热钱正通过不同途径大量流入我国,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对热钱流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要解决热钱流入问题就要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以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路程 《金卡工程》2009,13(2):159-159
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增加,改变了我国货币供给的结构,限制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为此应当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缓解外汇占款压力;进一步加快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基础建设,拓宽央行货币调控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及调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增加,改变了我国货币供给的结构,限制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为此,应当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纾缓外汇占款压力;进一步加快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调控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币连续升值吸引大量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热钱流入会推高资产价格、引发股市震荡、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从热钱流入渠道看,部分热钱通过国际贸易,采取虚报进出口货物价格或循环出口等隐蔽手段,经地下钱庄进行外汇结算,规避严格的资本项目监管,获取利差与汇兑收益,同时骗取出口退税。本文在介绍热钱流入原因、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热钱流入与出口骗税的关联性,并提出了防范和打击通过虚假贸易手段引入热钱并骗取出口退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有巨额热钱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流入。热钱流入的诱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高速增长的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热钱流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遏止热钱流入的难点在于外汇资产运用方面的记账方式和统计数据不够全面详尽。因此,应加强对直接投资入境后实际用途的监管,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银行识别可疑地下钱庄交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4—2016年间我国货币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货币结构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货币结构指标(M2'-M1')与通货膨胀(CPI)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执行交易职能的货币数量下降,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不断下降,更多的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我国资产价格对未来通货膨胀具有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要注意货币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数据     
《证券导刊》2011,(31):9-9
上半年查处热钱罚没款超去年全年 发达经济体再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热钱”流入我国压力增加。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了上半年打击“热钱”的结果。上半年,外管局查处各类外汇违法违规案件1865件,涉案金额超过1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2%和26.9%。上半年共处行政罚没款2.6亿元人民币,超去年全年罚没款总额(2.4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基础货币发行、货币供给及实体货币需求等指标及运行现状考察,指出过剩的流动性已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剧了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资产价格泡沫飞涨、市场风险向银行快速集中,导致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及回旋余地大大下降。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在于美日欧等国长期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预期升值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套值;热钱、外贸外资持续双顺差下的巨额外汇储备,而低储利率下的投资冲动以及近期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筹得的巨额资金也推动了流动性进一步过剩。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为金融危机,我们认为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转变对廉价要素资源过度依赖的贸易增长模式;将过剩的流动性导入到最需要货币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去;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热钱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热钱流入我国速度加快,大量具有投机性质的热钱通过各种合法及非法渠道涌入中国,不断冲击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增大了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并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本文对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和渠道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近10年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但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人们过去多年习惯了外汇流入的情形,近期这种局面反而引起各界对货币政策操作以及中央银行实现货币增长目标的担忧。本文通过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货币创造渠道的扩展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元化,货币创造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贷款创造货币外,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等业务也会创造货币。在分析各种货币创造机制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货币创造及货币总量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应更注重"逆向思维",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等。  相似文献   

11.
面对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各国意识到货币泛滥的后果,纷纷采取加息行动,通过紧缩银根来吸收过剩的流动性,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热钱向我国的流入,为我国汇率改革赢得了空间,也有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金融脱媒程度加深、资本约束增强等外部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为增加盈利水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及其扩张机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低成本、低资本占用"的同业业务快速增长。这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调控框架形成了新的挑战。2013年年中爆发的"钱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在梳理基础货币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货币政策转型时期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促使基础货币数量调控效力逐步下降但价格调控效力增强的具体机理,并相应提出了有关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晏丘 《中国金融》2012,(1):79-81
当前,我国的外汇管理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外汇资金能持续大量流入,其中不乏热钱等违规或套利资金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经营管理压力。外汇管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涉外经济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同时,面对我国涉外经济规模、主  相似文献   

14.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宏观调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流入境内的外国货币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仅仅统计本国货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新的经济形势。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扩展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使之对我国境内的经济活动规模和物价变动趋势的反映更有准确性、更具预见力。一、外汇在我国经济中的循环机制和作用  (一)外汇在我国经济中的流转方式外汇流入境内有几种渠道:一是外贸出口收入,一部分卖给商业银行,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世界经济呈现双速复苏,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资本流入带来的冲击,国内通胀压力上升、资产价格上涨。如何打赢应对热钱流入的"货币战争",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3年至2010年我国热钱流入规模与CPI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国际热钱的流入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国际热钱流入的Granger原因。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关于如何减少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防控热钱流入和治理通货膨胀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指数不断上涨,已形成通胀现象。此轮通胀有多种原因,本文着重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解释通胀。首先分析货币供应量历年变化,并分析决定货币供应的两个因素,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2007年的变化。其次,阐述了货币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直接原因——外汇流入过多,进行分析。文章简要评述了2007年央行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指出其暂时性,并提出从根本上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胀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整体流动性宽裕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之下,6月份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表明资金净流出的态势,加大了货币市场紧张的压力。面对这种局势,本文在清楚的阐明外汇占款变化的货币政策背景和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之后,分析了近来外汇占款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最后给出了下半年外汇占款可能的走向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热钱流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关于国际热钱的讨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社科院一篇关于中国”热钱”流入规模达到175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报告,使国内关于中国热钱流入规模的讨论达到白热化。种种迹象表明,在此次“次贷的不断升值,”热钱”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词汇之一。在2008年1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首次指出逐利外汇通过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个人结汇、服务贸易等渠道流入渠道。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的调控需要密切关注货币供给量这一指标,文章分析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