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萍 《企业导报》2011,(10):209-210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刻不容缓,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在大学生中科学地进行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17):244-246
文章围绕感恩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以大学生党员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论述了感恩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恩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狠抓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迫在眉睫。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并努力提出方案,解决感恩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梁艳 《价值工程》2011,30(28):163-163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渗透感恩教育内容,既是高等教育本身的目的,也是目前大学生感恩观念缺失的需要;要明确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荣 《价值工程》2011,30(12):224-225
当今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试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出发,从多方面逐层阐述开展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莉 《价值工程》2011,30(20):223-224
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遵守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则需要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感恩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雅琼 《价值工程》2010,29(25):208-208
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软肋。为此,明确感恩教育的内涵,重构实施感恩教育的措施,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问题,高校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系统的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宜宾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十个一"活动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十项措施"为载体,以行动承接理念,把感恩教育落在实处,培养充满朝气、奋发向上、人格健全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感恩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它是人类本体与生俱来的一个契约规则和道德规则。简而言之,感恩就是知晓、感激、报答,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现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属于一种心理范畴,是指教育者在教育中采取说服、引导、体验等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言行、体态语言等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以行动回报别人,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0.
感恩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它是人类本体与生俱来的一个契约规则和道德规则.简而言之,感恩就是知晓、感激、报答,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现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属于一种心理范畴,是指教育者在教育中采取说服、引导、体验等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言行、体态语言等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以行动回报别人,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遵守社会公德、学会感恩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目前,受市场经济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路径,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培育人文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大学生的舍得教育入手,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36):170-171
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是其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解决了目前缺乏对感恩现状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对原因深层次分析的问题,从大学生对父母、老师、社会三个方面的感恩情况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从改进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并从提高感恩意识、感恩品质和创造感恩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笔者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营造感恩意识教育环境,强化感恩心理引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形成高品质人格,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感恩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周伟 《中外企业家》2013,(3S):198-199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知恩、感恩的民族,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主要表现在淡漠父母、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情。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是主要引因。面对现状,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合、综合教育,并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两个角度阐述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营造高校感恩教育氛围、实现"面"教育和"点"教育有机结合、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构建家校共育机制等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现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感恩意识现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品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信念、道德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扭曲,各种感恩缺失的例子屡见不鲜,感恩教育迫在眉睫,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的辅导员应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之中,引导他们很好的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