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重大事件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重视。在我国,随着大型事件相继举行以及后事件旅游的持续开发,重大事件巨大的带动作用以及持续的影响日益显现,推动了区域经济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重大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大城市争相举办各类国际重大事件以吸引国内与境外游客,并将重大事件作为推动大都市综合发展的新动力,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78~2008年上海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析了历次重大事件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年SARS主要影响欧洲国家来沪国际旅游需求,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的总体需求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1979年石油价格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存在影响人次数逐次增加,但影响比例逐次下降的趋势。重大事件对各客源国来沪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全国与上海市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提出旅游管理部门与业界在决策过程中要重视这些差异与不同。  相似文献   

3.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路径模式.在旅游目的形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四川地震灾害在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影响,以及目的地采取的形象塑造和危机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重大事件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重视。在我国,随着大型事件相继举行以及后事件旅游的持续开发,最大事件巨大的带动作用以及持续的影响日益显现,推动了区域经济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TRAMO/SEATS在危机事件中对旅游影响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旅游危机事件的研究集中于管理方面,近年相关热点转向对旅游影响的研究.以往定性研究多,从经济数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较少.本文使用在经济金融领域使用广泛的ARIMA改进版--TRAMO/SEATS方法评估危机事件,如疾病、地震等突发事件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作为欧盟各国统计局主要统计方法,TRAMO/SEATS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旅游业季节性波动的特点.通过该方法对2003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爆发的SARS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评估该危机事件的长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短期内应当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展高质量的细分市场实现旅游效益型增长;恢复后期才可以推出更为直接的促销手法实现旅游数量型增长,采取刺激旅游人数快速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20年来中美关系及危机事件对旅游流双向互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1985-2007年相关数据,分析了中美关系及危机事件对两国旅游流互动的影响,将客流量统计值、环比增长率和占出境旅游比例分别与本底趋势线、Ⅰ型理想曲线和Ⅱ型理想曲线作比较,发现当中美关系危机事件爆发时,在入境客流量统计值、环比增长率和占出境旅游比例上形成明显的"凹形谷".本文采用3条理想曲线为参照系,定量分析了7次危机事件对两国旅游流互动的影响,为探索国际关系及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日本发生钓鱼岛政治风波等危机事件后国内居民赴日旅游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文献,归纳旅游危机影响和多维交互决策树模型研究进展.基于对国内756名居民的一手调研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维交互决策树模型分析,对国内居民赴日旅游感知差异进行总结,对钓鱼岛事件后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出游次数、不同教育程度群体赴日旅游感知意愿进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以区分多维交互尺度下不同群体赴日旅游意愿,为企业应对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文君 《旅游学刊》2005,20(6):65-70
景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企业,景区危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旅游景区危机及其管理问题。认为旅游景区可能发生的危机主要有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和完全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潜在危机两大类,着重对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类型如战略危机、旅游资源和产品危机、形象和品牌危机、服务质量危机、突发事件危机、人才危机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并深入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实施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结合我国旅游景区危机特点,从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和危机总结3个方面提出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旅游业在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4次大的旅游危机,分别是1989年的"6·4"风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水和2003年的SARS疫情等.由于4次事件的性质不同,并且发生在我国旅游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旅游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危机所造成的旅游损失程度不同、旅游危机影响的生命周期不同、危机后旅游补偿性恢复的反弹力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类型与旅游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3~2010年17家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比例作为多元化类型的代理变量衡量相关多元化程度,以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价值,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哪种多元化类型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企业价值,以及哪些因素影响旅游企业多元化类型的决策选择。实证表明:股权集中度、企业价值对旅游企业相关多元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比例、资源可转移性、公司规模和公司年龄对旅游企业相关多元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外生性视角下,相关多元化对旅游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存在2.6%的相关多元化溢价效应;在内生性视角下,相关多元化对旅游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相关多元化溢价效应为9.7%。  相似文献   

11.
汪传才 《旅游学刊》2011,26(4):48-55
谁是旅游合同的当事人?这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文章从旅游合同纠纷的实际案例出发,试图解决作为复杂问题的旅游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认定难题。尽管赞同法院裁决时否定单位的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做法,但不接受其裁决理由,并提出了两种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现行法制,否定单位具有旅游合同当事人资格的正当性;另一种是面向未来,通过完善立法,承认单位是旅游合同当事人,但赋予作为受益人的旅游者直接请求权。前者适用我国《合同法》有关间接代理的条款,认定单位不是当事人,只是旅游者的代理人;后者建议完善《合同法》有关利他合同的规定,立法确认旅游者作为受益人得就其损害向旅行社提出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12.
浅谈风景名胜区内旅游索道存在的合理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宁 《旅游学刊》2000,15(6):61-63
自1979年以来,我国旅游客运索道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至目前的近300条,全国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都建有或正在修建索道,为促进景区交通运输现代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并非各方面人士都认同旅游索道这一新生事物。针对不断传出的反对者的批驳声,本人谨以山东泰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实践对反对意见中的几点误区加以分析,以阐述旅游客运索道在风景名胜区内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才 《旅游学刊》2004,19(6):15-19
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区(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辉  厉新建  秦宇 《旅游学刊》2001,16(6):34-39
在简要回顾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本文对旅游业发展态势与旅游区(点)建设、经营和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重点分析,指出了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旅游区(点)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金倩  楼嘉军 《旅游学刊》2006,21(1):40-43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递增,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翔实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市民在休闲方式选择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偏好进行了分析,并对由此形成的市民休闲方式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餐饮企业菜肴质量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菜肴的质量控制流程的各个环节,即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加工→烹调→装盘→上桌来探讨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菜肴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信息时代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选择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考试方式几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holistic, three phase model structured to incorporat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Experience construct. While speculation about what constitutes an experience abou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value, service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e is in its infancy. Before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fully examined, dimensions of these four critical components ne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a unified, holistic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three primary constructs of Service Quality, Value, and Satisfa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irst challenge by developing a model and offering some propositions to encourage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experience construct in hospitality.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梁明珠 《旅游学刊》2004,19(6):69-72
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地开发的市场问题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目的地的市场行为已越来越成为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行为。本文解释了与目的地有关的一些概念,并介绍了几个关于目的地管理和市场策略的理论模型。通过几个模型的综合运用分析,作者强调了目的地市场行为中产品细分,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合作,以及协调各利益集团物关系和当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重要性。此外,作者还指出新技术和互联网络也是提高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总之,目的地的市场行为应突出优化旅游业影响和保证目的地各方获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