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艳静 《魅力中国》2014,(7):104-104
传统生活陶瓷艺术创作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的生活陶艺发展格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陶瓷创作观念,在某种条件下也为现代的生活陶艺设计者提供了更大的精神支柱与设计方向。直面传统是民族艺术得以发展、崛起的前提.生活陶艺的发展必将体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气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陶瓷艺术由于几千年的深厚传统模式导致现代陶艺起步较晚,而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芝的发展.文章顺着构成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现代陶艺家的作品体味几何抽象艺术渗透其间的魅力;以时间为线索,去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构成艺术.构成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始终是现代陶艺的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已成为众多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引擎。传统陶瓷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完全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全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本文简要追踪、观察我国陶瓷创意产业发展进程,引发进一步推动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陶瓷创意产业的陶艺推广中国是全球公认的陶瓷文化发源地,陶瓷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国栋 《魅力中国》2013,(34):88-88
我国现代陶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从大众最初所持有的对现代陶艺的蒙眬意识,到200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也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个春秋。这期间的坎坷和艰辛,只有那些做陶人才能独自领会。陶艺一直以来都是划入工艺美术的范畴,哪怕你的作品做得再前卫,再艺术,也只能被列入工艺品的范围,就好比孙悟空摆脱不掉的“紧箍咒”,多年来一直困扰和限制着现代陶艺的发展。做陶人也时常以“出生卑微”而自卑。在这里我无意抵毁工艺艺术,只是陶艺作为国际性的艺术语言,不应限定于工艺美术的范围中,而应该属于更宽泛的领域内。由于现代陶艺的“卑微”出生,多年来也没有能够一个适当的名分来为自己办一个像样的、在艺术圈内有影响的展览。随着陶瓷艺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陶瓷作为纯艺术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刘骏 《魅力中国》2013,(34):179-179
陶瓷自远古时代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由最初粗犷、简陋的陶器到细腻、精美的瓷器,陶瓷始终与人类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陶瓷是必不可少的用品。20世纪90年代,生活陶艺以新的内涵和面貌出现在国人的生活中,并以迅猛之势发展起来,它进入到家居、餐厅、茶室等,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亮点。生活陶艺的兴起引起了教育产业的关注,一些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生活陶艺课,以满足社会对生活陶艺创作人才的需求。论文论文参考网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最早将生活陶艺作为一个学科的院校,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然而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学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在课堂里很少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都市文化对陶艺的需求,这导致了生活陶艺课目的没有真正得到明确,课程结束时往往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学生也处在较盲目的创作状态,学校与学生的经费投入后,最后生产出没有价值的产品或者说完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最终会导致学生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大胆的教学实践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现代陶艺家打破了头脑中“展台”这个旧有概念对于新型展示方式的禁锢,艺术家将陶瓷艺术品挪离展架和展台、搬出私宅,移置于博物馆的围墙之外,将其引入到世人现实生活的每个角落:公园里、广场上、社交聚会厅内、高速路口旁、商店的橱窗中以及酒吧的墙壁甚至屋顶等非比寻常的空间……所有上述场所都成为现代陶艺的“新展台”。现代陶艺的“新展台”不但突破了“博物馆→观众”的单向型教育模式,而且还建立了一种“艺术家→观众”双向交流、互动传递式的新型框架。  相似文献   

7.
刘雨 《魅力中国》2014,(7):102-102
我国生活陶艺虽是新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新兴力量,但它起步晚,在观念和形式上也大量存在着盲目效仿的现象。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却面临着现代人物质生活享受和在精神层面上更高的要求。分析我国目前生活陶艺发展现状。进而对生活陶艺创新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传统陶瓷艺术创作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陶瓷本体的语言和形态,而是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因此材料的本体语言很难达到创作者的意图,而需要借助一定的展示方式来诠释作品的内涵和思想。现代陶艺的发展应与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融合,通过新型的展示方式来实现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传统陶瓷艺术创作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陶瓷本体的语言和形态,而是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因此材料的本体语言很难达到创作者的意图,而需要借助一定的展示方式来诠释作品的内涵和思想。现代陶艺的发展应与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融合,通过新型的展示方式来实现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10.
江传志 《魅力中国》2013,(34):84-84
生活陶艺,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那些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依靠手工制作的陶瓷器皿。它与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产业陶瓷不同,也与表现陶艺家个性情感的纯陶艺作品不同。以前,生活陶艺主要依赖于个体作坊进行小批量生产,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农村,部分销往城市。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部分陶艺家的参与,生活陶艺的内涵和文化意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生活陶艺不仅具有了作为器物“用”的意义,而且还反映出大众的消费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一万年的历史显示了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上千种的工艺成就了陶瓷文化的笃厚弥新。一件件制品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传说激发着一代代人探索的欲望。精致生活催生精品艺术,精品艺术打造精致生活。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现代陶瓷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弘扬独特传统景德镇陶瓷精髓的同时,加人现代精神、引入现代材料、掺人现代工艺、创作现代造型。更加关注现代的意识和创作思维。关注现代陶瓷进人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去寻找与时代同步的审美和艺术情趣的理念。使得现代陶瓷趋向多元化、抽象化、广泛化、兼容化,更加注重表现其造型、装饰、空间、审美功能人性化的影响力。新时代的景德镇陶瓷以独特新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全新的视觉冲击。厚重而高雅的文化、艺术品味同时映射出景德镇艺术家们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3.
卜明慧 《魅力中国》2014,(7):100-100
现代陶艺是伴随科学技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确立的现代艺术形式。随着现代陶艺逐渐介入景观艺术中,开始对城市环境进行诠释和扩展。而城市景观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涵盖了艺术、工业、规划等等大量内容。目前,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现代陶艺这一要素的运用较之以前已明显增多,丰富着城市景观设计的艺术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4.
杨英才 《魅力中国》2011,(15):101-101
专业院校在现代陶艺教育中,选择和改造陶艺语言方面是在传统工艺狭义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向广义媒介扩延。同时学术理论在选择和改造媒介上对艺术观念建构的意义,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介使得陶艺家的艺术观念、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这一时期以学院派观念艺术为代表的陶艺新秀的不断涌现。我们叫做当代陶艺时期。这样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有生态思维的指导,而生态思维的形成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千年的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在陶瓷生产制度、陶瓷装饰技法、陶瓷创作意境中包含着浓郁的生态思维,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要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建构生态型制度、完善新型生态机制、培养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高建英 《魅力中国》2010,(11):112-113
传统戏曲如何才能在现代生活中赢得市场?已成为戏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直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戏曲乃中华民族之传统文化,应始终保持其传统艺术形式。做到“原汁原味”。才能保证原有的戏曲观众不再流失,实现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认为戏曲已是陈旧艺术,与当代生活节奏、欣赏需求格格不入,必须全面彻底进行变革,向其它现代艺术靠拢或另辟路径,才能调动现代观众的情趣与爱好。  相似文献   

17.
戴小娣 《魅力中国》2013,(34):81-81
千年的历史,浩若星辰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钻石璀璨明亮,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艺术宝库,供后人享之不尽。一个民族站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又该如何把握末来。21世纪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与太空的时代,人类的遗产密码在不断地破译,既定的定义被新的论证所取代,在这样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人的意识正在经历着一场困惑的危机,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许多人无所适从,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平衡,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该如何继承学习,又该通过何种载体来体现。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  相似文献   

18.
段新勇 《走向世界》2013,(12):47-47
真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地方。 沿着曲折古雅的“陶”字纹路,走进万仟堂,立刻感觉是到了与生命最接近的地方。这家位于舜德路1号天泰太阳树的陶艺店,在钢筋水泥、霓光酒影中,难得地隔出了一块让人融入人文、历史、自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赵虎群 《魅力中国》2013,(17):111-111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十足。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厦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导致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逐渐没落。尤其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更难发现我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踪影。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让“中国风”吹遍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概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的几点建议,希望给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霞 《魅力中国》2014,(7):103-1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公众文化需求呈多样化特征,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能否在现有理论与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发展途径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无论是从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还是现代陶艺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