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接轨与趋同,同时也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特色。与之前我国于1995年颁布实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准则有明显的变化和改进。新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55号一合并财务报表》对于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及编制进行了规范。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合并会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合并范围的直接影响。同时明确合并范围也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对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相关问题进行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合并理论的选择、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合并财务报告编制等是合并财务报表研究的重要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两个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发布,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探讨经济实体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抵销与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会计报表》,以国际上通行的实体理论为基础,以控制为确定合并范围的依据,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本文在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对子公司超额损失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中未确认损失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葛英君 《商业会计》2006,(11):46-47
一、通过调整合并范围操纵利润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颁布之前,我国对企业合并、编制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是根据财政部1995年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执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规定:“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其所控制的境内外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此,哪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哪些不纳入就成了关键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期中合并、持股比例变动等变更合并范围,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一些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故意将符合合并报表条件的亏损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而将盈利的但是不在控制中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  相似文献   

5.
孙磊 《致富时代》2010,(1):37-37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合并会计报表就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公认的会计难题之一,同时,合并会计报表也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最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表。然而在实务处理上,合并会计报表也有许多复杂的难以妥善解决或较难理解的问题,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一企业合并》中新增了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这一举措总算填补了过去合并准则的空白,即使依据相同的会计准则的指导来确定合并方式,但不同的会计人员针对特定的情况,也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张文刚 《现代商业》2014,(15):247-248
财政部新发布《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财会[2014]10号,是适应社会发展、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原《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财会〔2006〕3号)废止,现就新发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做一解析,以期帮助财会人员执行好该准则。  相似文献   

7.
一、通过调整合并范围操纵利润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颁布之前,我国对企业合并、编制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是根据财政部1995年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执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规定:“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其所控制的境内外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此,哪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哪些不纳入就成了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滢 《中国电子商务》2013,(24):190-190
我国于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做出了一些变革,不仅转变了以往的合并理论,而且还扩大了合并范围,对规范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完善合并会计报表相关规定,提高合并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入手,对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财政部于1995年初发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但是迄今为止,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尚未出台。在美国,早在194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上市公司必须编制和提供合并会计报表,这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并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发布了有关准则,到目前为止,已形  相似文献   

10.
合并会计报表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逐步开始重视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国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为满足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2006年6月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合并财务报表问题进行了规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分析比较了中外合并会计报表差异,对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我国合并报表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得林 《商业会计》2007,(11):18-20
十四、《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1.相关概念界定上的差异。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在新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综合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商》2013,(19):183-183
随着企业发展进程的加快,财务部在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本文系统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结合实施新合并报表准则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合并范围,找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俊菊 《商业科技》2007,(1S):393-394
合并会计报表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逐步开始重视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国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为满足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2006年6月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合并财务报表问题进行了规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分析比较了中外合并会计报表差异,对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我国合并报表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裘腰军 《财贸研究》2004,15(2):123-124
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已发布实施近八年,<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合并会计报表>也已发布征求意见稿,那么会计实务中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指南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本文仅对新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主体和合并范围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实务在理论上的空白,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下称新准则)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和我国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文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利于更好地掌握新准则。  相似文献   

17.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水娟 《商》2012,(17):70-7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在进行企业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时,企业合并应分为同一控制理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进行考虑。合并财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编制的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均对企业合并问题作了规定,鉴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在会计实务中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已成为会计界的几大难题之一,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务,对编制合并报表谈谈自己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规模化经营成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集团化公司的企业形式也越来越多.为综合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需要把整个集团公司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都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相关问题有所规定,但在当前会计工作实践中,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应用仍然会遇到一定的难题,如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会计的具体会计方法等.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合并范围等问题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别的规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修订前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都没有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作出系统的规范,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会字[1998]29号)中,对合并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20.
吴承刚 《商业会计》2003,(12):37-38
财政部下发的[2003]10号文件“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以下简称“解答二”)的第7问中对会计年度内合并范围变化时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个规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