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发展我国的巨灾保险连接证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保险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种趋势,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其中巨灾保险连接证券发展较为迅速。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的巨灾保险连接证券,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发展我国巨灾保险连接证券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巨灾保险连接证券的可行性和难点,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巨灾风险基金是应对巨灾损失的重要政策保障,因为农业更易受到自然灾害引发的巨灾影响。从政府管理农业巨灾角度出发,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讨论农业巨灾基金的筹资背景、资金来源,运用政策性和市场化分析视角梳理巨灾基金筹资现状及阶段性特色,为我国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提供现实案例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飞 《海南金融》2014,(10):19-22
巨灾债券沟通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雄厚的资金实力来弥补再保险市场承保能力的不足。巨灾债券在我国尚属空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应在深入分析巨灾债券的交易结构与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以巨灾债券的税收理念为指导,建立巨灾债券税收制度,以促进金融创新,增加巨灾保险供给。  相似文献   

4.
党雪  石慧  徐浩  齐瑞福 《西南金融》2024,(2):89-100
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巨灾应对能力,促进区域内跨境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背景、制度设计和金融服务支持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个体覆盖问题、市场供给约束及法律保障制度缺陷,结合日、美三大著名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经验,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出发刺激巨灾保险需求、从供给侧出发释放巨灾保险活力、发挥政府职能推进高质量巨灾商业保险制度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巨灾商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是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典型产品之一,是国外抵御巨灾风险,化解保险市场系统风险的一项重要的保险创新产品。自1994年Hannover Re首次成功发行以来,国际巨灾债券市场便逐步形成,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保险发达国家与地区。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巨灾风险日益增大,尤其卡特里娜飓风等使全球保险市场遭受重创之后,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金融有价证券——巨灾保险证券,它的出现有助于将巨灾保险风险向资本市场进行转移。近年来,我国巨灾风险压力增大,引入巨灾保险证券,利用金融市场解决巨灾保险资金的来源问题,将有利于完善国内巨灾保险框架。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经验,加强对巨灾保险证券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农业巨灾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其他国家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想,并就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核心机构建设、资金来源和...  相似文献   

8.
巨灾指数保险是一种金融创新,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农业保险的一些不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定性地列出我国农业巨灾分布的特点,指出传统的农业保险精算方法并不适合农业巨灾保险。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将巨灾指数应用于农业巨灾保险费率的厘定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巨灾指数模型,进而运用指数模型厘定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9.
巨灾债券是巨灾风险转移资本市场上交易最活跃、使用最广泛的金融创新产品。本文创新性的引入资产、负债和利率模型,结合我国地震损失程度和频率分布对我国巨灾债券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资产负债管理视角下首次对多风险因素作用下的我国巨灾债券定价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道德风险、基差风险对巨灾债券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其共同作用使巨灾债券价格进一步降低,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分散上述风险。本文研究对保险公司发行巨灾债券具有精算定价参考作用,同时表明保险公司在发行巨灾债券时应当加强其资产负债管理,以达到规避风险、保障偿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巨灾保险中的政府行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频繁的农业巨灾风险已严重影响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农业巨灾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农业保护理论决定了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应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配套措施和政策、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从而彻底解决农业巨灾风险带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步要在推进农业保险的基础上,研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巨灾保险问题",从而将巨灾保险这一问题再次拉入社会公众的视线。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特质一、我国需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最小化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模式。模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巨灾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并担当极端损失事件的最后保险人;巨灾风险的经济后果主要由受灾者、(再)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承担,政府只负责制定政策促使这些商业化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六省(市)351家农户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的态度、行为与意愿的调查问卷,反映了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认识和感受、行为选择以及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期望。进而得出调查结论: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关注程度较高,农民的农业巨灾风险偏好存在不稳定性,农民对政府参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意愿强烈,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但应注重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保险公司承担越来越多的风险,巨灾债券逐渐发展成为其分散风险的又一种工具。本文将巨灾债券的运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其运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为巨灾债券的定价提供一种方案:一种金融产品能否顺利发行取决于其发展的前景。本文最后分析了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构建我国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近年来巨灾保险相对萎缩的现实为背景,通过界定风险可保性来分析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内涵以及影响巨灾风险可保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破产理论找出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并给出了拓展巨灾风险可保性边界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巨灾风险的模糊性、低频高损失、难以聚合以及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目标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具体而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主要由保险人的初始资本金和保费附加共同决定,初始资本金越大、保费附加越高,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就越宽,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就越大。因此,通过提高保险人对巨灾风险认识、提高保险人的财务实力、对巨灾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分保、共保以及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共部门对巨灾风险进行融资均有助于扩大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16.
孙华 《中国保险》2007,(12):48-50
巨灾债券从1992年推出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巨灾风险的日益增大,尤其在2005年美国受到卡特里娜等飓风使全球保险市场遭受重创之后,巨灾债券的发行速度和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并逐渐成为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寻求自身风险转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巨灾债券的交易金额、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政府财政补偿机制,从巨灾风险的属性、金融功能观、市场失灵三个方面阐述政府和市场双方结合对风险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从效率角度比较了两种补偿方式各自具有的特点,同时指出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单独承担巨灾损失的补偿责任。最后讨论政府参与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责任边界,并提出了基于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的整合性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钰涵 《时代金融》2013,(27):147+149
近些年,我国诸如地震、海啸、特大洪水等自然大灾害频繁发生,给国民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国家财政救济为主和社会捐助为辅的补偿模式。根据目前国内现状,人们纷纷对应对巨灾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阐明了应对巨灾风险的保险政策,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都是巨灾保险的有效运作形式。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努力提高自然灾害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小萍 《时代金融》2013,(9):249-251
随着保险/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逐渐融合发展,两个领域的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彼此的业务。金融中介机构积极涉猎可保风险和保险市场业务,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则例行地参与金融风险相关活动。这种融合为巨灾风险管理带来了非传统解决方案:巨灾证券化和巨灾衍生品。文章通过对中国实施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试图对中国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和融资机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