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准则第28号文件就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规定,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以下仅对会计估计变更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孙翯 《农金纵横》2004,(6):79-80
按照《经济大辞典》的解释: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是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后形成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设。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归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都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使用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从目前企业会计实践来看,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使用仍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一)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政策选择既包括会计政策的初始选择,也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后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再次确认与计量,都是基于  相似文献   

5.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出现的错误。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更正。《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有关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没有包括年度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6.
在实务工作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持有期间和处置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该差异主要来自于会计及税法上对于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认定的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会计计量相当复杂,不仅本身的价值变动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计量,同时必须结合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对其后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差异进行准确计量。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企业会计准则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明确规定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二是能够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其他相关信息,能够对所涉及的资产或交易的公允价值进行可靠计量。在此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涉及到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问题。本文仅就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8项企业会计准则,对各行各业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范,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要求国有农业企业必须实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按照相关要求,国有农业企业在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之前.必须进行清产榱资工作。而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农用地是否应该入账?如果入账.应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账务上如何处理?本文姒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中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标志。与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比较而言,新准则在确认和计量上有较大突破,更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不仅会计信息的特定使用群体——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获得更相关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非特定使用群体——社会公众——也可以据此对企业贡献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新《企业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上的突破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垦企业肩负三化、三增任务,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统一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使企业公正、平等进入市场,势在必行。为此,财政部遵循我国会计改革目标、会计标准体系的构建,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会同农业、林业有关部门制定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于2004年10月11日由财政部正式下发。为学习贯彻《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我们在这里举办第一期师资培训班。我讲两点意见: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必要性(一)统一会计政策的要…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修订。除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四个计量属性外,特别增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得以运用,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下面就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13.
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性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传统和原则,会计实务也一直深受稳健性原则的影响。建国之初,稳健性在我国被认为是操纵会计数据的工具而受到责难,因此稳健性这一惯例在1949年之后的40多年里事实上是被禁止的。直到1985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才使得稳健性原则在我国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投资业务的具体准则主要有5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这5项准则将取代2001年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投资部分的具体准则主要有5项:《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伊始,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大变迁。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快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会计制度》是在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结合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完善而形成的。笔者归纳新会计制度有“七个新”,即新思路、新体例、新原则、新定义、新业务、新准备和新报表。一、新思路《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实现了思路上的全新突破:一是起点高。《企业会计制度》,从根本…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目前并行的两大会计规范体系。许多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所适从。一、两者定义不同。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公认的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和规范,是对企业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通称"公认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曹法根 《绿色财会》2013,(12):29-30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标准。《小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小企业相对规模小、业务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实际情况,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核算要求作了合理的简化。它的发布和实施,进一步健全了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为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核算平台,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科学发展,也有利于税务部门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但在实际工作中也碰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在部分领域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已经取代历史成本成为第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对我国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会计一直以来都是把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然在一般原则中取消,但在总则第九条中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直接明确了权责发生制的企业会计基础地位.正是有了这个会计基础,企业的期间损益才不会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0.
《绿色财会》2021,(2):38-3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各银保监局:自财政部2017年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以来,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陆续在境内外上市企业平稳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