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简直是个奇迹!从一个穷学生,到现在拥有四个颗粒加工厂和一个机械加工厂的老总,李辉创造了神奇的财富佳话!李辉失业后,卖过早点和水果,也干过搬运工,最后选择做无风险利润大的废品回收。李辉夫妻两人每天走街串巷收废品,辛苦没有白付出,他们很快建起了废品收购站。当李辉发现废品深加工的利润更大时,立即作出自己搞废旧塑料加工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正> 一、抓住环保趋势废塑颗粒机市场大上有老,下有小,今后的生活咋办呀?为了养家,李辉下岗后卖过水果、卖过早点,甚至做过搬运工。后来,他又开了家废品收购站。初干时每天只能收几十元的废品,连房租都不够。他便开始想办法:一是提高收购价格;二是为自己做宣传。办法其实很简单,他每天买上几包烟,骑着自行车,走遍大街小巷,见到捡破烂的人,就笑着给人打招呼,递上支烟,热情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收购站。此外,李辉还到一些居民小区张贴广告。不到半月,收购站的收货量迅速大增起来,效益也日益明显。为了招揽生意,李辉还在收购站里预备了茶水、香烟。别人遇到个大事小情,他也尽力帮助。很多人都对他说,我们就是冲着你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大学生,竟然建起废品收购站,成了名副其实的破烂王。亲朋震惊了!几年前,农村大学生李辉,毕业后被分配到城里工作。但好景不长,半年后他遭遇了下岗。针对自己的现状,既没有社会关系,又没有经济基础,李辉和妻子只好选择卖水果开始小本创业。辛辛苦苦忙到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思来想去,李辉最后想到了一个保赚不赔的行当,他决定开一家废品收购站。  相似文献   

4.
<正>创业周上,很多读者问我李辉经理为何没来。这是因为李辉经理的塑料颗粒机和泡沫再生造粒机,体积和重量大难进展会。李辉经理尽管没有参加《现代营销》杂志4月23号在济南举办的创业周活动,但是仍然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活动期间来到他的加工厂考察。期间,我还见到了来李辉经理处送  相似文献   

5.
<正>对一个下岗工人,没资金没关系,要想创业致富,是何等的困难啊。其实,没钱可以去借、去贷款,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好项目才是关键。比如卖早点、卖水果、店铺经营等生意,不是这些项目不行,而是不适合自己去做。通过了解和考察,李辉最终放下大学生的面子做起了废品的回收和加工,从而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对一个下岗工人,没资金没关系,要想创业致富,是何等的困难啊。其实,没钱可以去借、去贷款,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好项目才是关键。比如卖早点、卖水果、店铺经营等生意,不是这些项目不行,而是不适合自己去做。通过了解和考察,李辉最终放下大学生的面子做起了废品的回收和加工,从而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对一个下岗工人,没资金没关系,要想创业致富,是何等的困难啊。其实,没钱可以去借、去贷款,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好项目才是关键。比如卖早点、卖水果、店铺经营等生意,不是这些项目不行,而是不适合自己去做。通过了解和考察,李辉最终放下大学生的面子做起了废品的回收和加工,从而创业成功!2002年,李辉加工废泡沫颗粒和粉碎矿泉水瓶片时,收的废料每吨1000元左右,加工后的产品每吨卖3500—4000元,除去工人工资、房租、电费和损耗,泡沫每吨纯利2000元、矿泉水瓶片每吨纯利1000元。2006年和今年一样,加工好的产品每吨卖8000—8300元,而废料涨价到每吨6000元,每吨纯利还是泡沫2000元、矿泉水瓶片1000元。2009年金  相似文献   

8.
<正>发现商机打工仔卖火“卡通扇”陈记强是个不折不扣的街头小贩。他在天桥上卖过生活小用品。在夜市上卖过饰品.在地下通道里卖过翻版CD、盗版书……1999年5月.陈记强在人潮涌动的天河城一带摆地摊卖工艺品。看着一个个汗水淋漓的游人从身边经过,他想,批发些扇子来卖肯定行!当天下午,他就跑去批发了一批折扇和宫廷扇。扇子的销量很不错,他每天能卖出几十把!可卖了几天后,他发现,结实粗犷的竹木质折扇,顾客大都是中老年男人:印有美人图的宫廷扇则备受女人青睐,唯独没有小孩儿喜欢的扇子。而且,折扇和宫廷扇都比较笨重,携带不方便,有没有小巧可爱的扇子呢?他跑遍了广州的批发市场,却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9.
<正>不可思议!纵观当前市场上的众多项目,多是推广不长时间便夭折,而山东济南金万丰科技开发公司的废泡沫加工项目,推广9年一直火。项目推广人李辉,目前拥有4个加工厂,事业快速发展。究竟是何原因?多年来,我刊对李辉经理进行长期  相似文献   

10.
<正>加工厂巧遇东北客户见证项目真实好操作6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济南,采访推广废旧泡沫颗粒和粉碎矿泉水瓶片项目已经10年的李辉经理。李辉经理自2002年至今,做废料加工项目近十年,发展速度迅速。投资才三四万  相似文献   

11.
<正>加工厂巧遇东北客户见证项目真实好操作6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济南,采访推广废旧泡沫颗粒和粉碎矿泉水瓶片项目已经10年的李辉经理。李辉经理自2002年至今,做废料加工项目近十年,发展速度迅速。投资才三四万元,年收益10-200多万,很多做李辉项目的人先后致富。有的年纯利10多万,有的年纯利200多万,而且挣钱越  相似文献   

12.
<正> 1982年,高中毕业的李天国找到了一条既轻松又不需要多少投资的生财之道——卖耗子药。他走街串村,开始了卖"耗子药"的生涯。几年下来,李天国居然小有积蓄了。之后,他不再卖耗子药,而改卖猪饲料,渐渐地,他的钱又多了起来。但是,在李天国看来,卖耗子药也好,卖猪饲料也罢,这都是小打小闹,赚不了太多的钱。正当李天国苦于没有挣大钱的好路子可走时,一个大好机遇降临在资阳,李天国抓住这个机遇,一跃而成了资阳的  相似文献   

13.
李萧军曾经是一个收废品的小伙。2009年9月,他在收回的旧报纸种发现一本泛财经类杂志,杂志里介绍了一个叫天香糕的项目,他越看越喜欢,把那篇文章读了不下五遍。一个绿色天香糕成本不到1毛钱,零售0.50元/个,很多人一天可以卖400多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摆脱贫穷,陈孝财打过零工、贩过土特产、卖过服装。然而,吃了那么多苦后,陈孝财始终没能如愿。陈孝财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发誓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相似文献   

15.
<正> 每年九月份是竹笋收获的季节。同往年一样,我朋友早早就上山选好厂址准备收购鲜笋加工于笋。经考虑,他花大价钱买了一个三面都有贵州笋包围的重庆笋山。因凭历年的经验,贵州鲜笋质量好,数量大且当地人多数都愿出售鲜笋而不愿自己加工干笋。再有加工干笋很麻烦,又没有公路,所需的任何设备、物品都要靠人力并走上至少五个小时的山路才能上山。就是只建一个三人的小笋子加工厂也至少要投资两千元。所以当地的笋厂从来都是卖鲜笋居多。于是朋友提前半个月便请了30个工人搬运各种材料上山。搭棚、垒灶、建炕、  相似文献   

16.
<正> 谁能想到,35岁以前,他曾干过40个不同行当,却一事无成。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能够在短短3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商品的空前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究竟靠什么创造这个奇迹呢?见人就撒名片没人不知我卖啥乔·吉拉德有一个习惯:只要碰到一个人,他马上会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他认为生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三年前,欧阳少波还是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上的打工仔,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创造了一个创业神话:全国20个大城市、120多个县市都有他的学员,300家加盟店都在他"卖旺烤鸭坊"的旗下。这300家加盟店家家赢利、户户成功,年收入少则5万,多则40万。  相似文献   

18.
陈汐 《三联竞争力》2005,36(2):63-63
胡其浩原本在一家乡镇企业工作,过着稳定的生活,但1986年自他去了一趟广州,回来之后,就决定要辞掉原有的工作,因为他在广州的白天鹅宾馆看到,3颗雨花石能卖150元钱,他觉得这是个商机。  相似文献   

19.
<正>李传星1972年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1991年来到北京,初到北京的他收过废品、做过建筑工、卖过菜,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于1993年开始经营佛教用品及木制工艺品,同年皈依三宝法号仁传,后来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黄花梨及各类菩  相似文献   

20.
<正>真难相信,诚心帮客户不为钱!这样的商家岂不赔大了?仅仅几年功夫,济南的李辉下岗后从拣废品,到建立废品收购站;从自行研发加工废旧塑料的机器,到边销售机器边加工废旧塑料和泡沫,生意是越做越大。如今,很多外商都主动找上门来,与其合作加工进口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