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波 《广西经济》2014,(3):18-18
正作为毗邻珠三角、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的广西桂东地区(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贺州市),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广西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打造金字招牌发挥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毗邻珠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金字  相似文献   

2.
《广东大经贸》2007,(12):34-35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抢抓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升级的良好机遇,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积极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12月份,在北京将召开的‘产业生态暨第三届西江产业带发展论坛’,将就西江产业带问题再次展开讨论。”10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区委书记邓伟根博士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论坛将是封闭的,与会的权威专家将形成专题报告,直接为中央提供有关区域发展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以珠三角为例分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构筑产业集群的经济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格局,面对来自长三角和其他区域的有力挑战,珠三角应加速珠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加速珠三角产业的高级化和重型化,加大对新一轮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的承接步伐;加快珠三角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扩展和延伸;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积极发展珠三角文化产业;借力港澳及CEPA为珠三角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推进区域外部扩展和产业转移;以此提升和优化广东产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其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其全国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朱刚 《科技和产业》2006,6(6):51-54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经济圈的三大经济圈(带)的引领下,中国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区域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新动力。本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下探讨产业集群、技术转移和专业孵化器的关系,以期专业孵化器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雪梅  温威 《乡镇经济》2009,25(8):65-67
在区域经济极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产业在不同区域间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进行转移。西江产业带区域间产业转移给流域带来了经济正效应和环境负效应。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标准,提出保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进行区域政府合作,建设生态化的产业集群,运用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监督管理,促进西江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测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品牌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评综合得分与排名,得出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创建珠三角区域品牌的突破口在于大力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结论。研究结果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交通运输制造业以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带动珠三角地区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福礼  何彦东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36-141
郑洛新区域作为中原地区的战略性国家自主示范创新区,科学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策略,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崛起国家战略能够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为推动郑洛新区域产业联动,提出横纵一体化的区域产业立体协同发展策略,通过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纵向产业协同和基于分形理论的横向产业协同,构建多层次跨区域的产业立体协同网络;针对郑洛新区域产业特征和各自主导产业,提出郑洛新区域产业立体协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佛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它将大大强化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和龙头的地位,扩大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由于广佛都市圈既是珠三角、广东地区的地理中心及产业链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也是未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体制框架的中心。因此,广佛都市圈总体发展定位应为广东的核心都市圈,以香港为中心的大珠三角都市圈中的枢纽型都市圈,以港澳穗深等大都市组成的、以大珠三角都市圈为龙头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都市圈之一,以广州为中心、佛山为副中心的双城式都市圈。而在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上,应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广佛都市圈(特别是广州)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1.
汕头要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必须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支撑,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集聚辐射能力和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源的合理流动配置来实现区域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用"一颗子"带动"一大片",带活"一盘棋"。虽然汕头的产业集群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不少,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更加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为来宾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又对来宾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来宾市应依托交通、资源和产业等优势,按照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抢占先机尽快明确其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划。加快来宾区域发展既要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产业的优势,更要打破区域发展的限制,通过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加大力度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和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机制来迎接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两广地区主要水泥生产企业都建在西江沿线。每年大量的水泥通过西江水系从广西调运至广东珠三角消费区域,而且已成为两广地区水泥运输发展的趋势,调运量每年也在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广西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广西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态势,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西江经济带与贵港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是广西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纽带。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贵港市地处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和重要枢纽,建设西江经济带,将对贵港“构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产业集聚优势”。桂平市地处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将紧紧抓住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规戈0重大历史机遇,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和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推动桂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区域经济梯度差异显著,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东西两翼和山区五市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土地等基本条件,"两阶段—分部门—集群转移模式"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山区五市转移的一个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区域位于上海经济圈中的幔带区域,具有幔带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特征,该区域的工业经济结构表现为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形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将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的交通网络集成;城乡结合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市场网络集成;全面提高杭州湾区域产业集群整体水平;推进该区域的产业集群创新,加快杭州湾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和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江沿江各地官员和一些专家学者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携手打造西江经济带。切实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