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0—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企业债、公司债以及企业外债数据,全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促进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外债融资。造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内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和外债差异性影响的原因是,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企业在当地或国内金融市场融资,削弱了企业通过外债融资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在境外融资规模的下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因素对企业债券融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覆盖广度对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影响最大,数字化程度对企业外债融资影响最大。第三,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本文从提升企业融资质效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践及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数字普惠金融的国际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以我国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而且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作用越显著;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小规模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运营模式,为企业创新提供机遇,也为企业价值的提高带来契机。为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基于2012—2020年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了双元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作用中的中介效应,并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柔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较弱且存在时滞;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双元创新影响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显示,财务柔性的提高使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企业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发挥反向调节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更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价值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以上结论,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实现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企业财务可持续的影响,并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财务可持续,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加信贷资源获取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异质性检验发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务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期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企业所属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财务可持续的促进作用更有效。研究结论为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制造业企业财务可持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数字普惠金融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机理及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使用深度促进作用最强,数字化程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弱。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科技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样本中表现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和提高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来共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性检验表明,金融监管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有效的金融监管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经济后果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企业价值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主要作用维度;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中介效应,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拓宽了企业资金来源,提高了融资效率,缓解了融资约束,促进企业价值的长期提升;财务柔性和社会责任发挥调节效应,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究企业如何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扩大就业容量、稳定就业形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三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好以及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其劳动力需求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了企业高、低等学历劳动力占比,降低了中等学历劳动力占比,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本文基于“六稳”和“六保”的背景,为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志军 《青海金融》2023,(11):47-52
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化手段、多维度数据,更加立体地对金融机构的客户进行画像,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大幅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提供低成本、便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与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是落实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普惠金融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本文围绕农信机构如何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多元化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但其自身风险也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对社会造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科技赋能传统金融的新方式,能更好的将金融服务渗透到中小企业这类长尾客户中。本文以2013年到2021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中小规模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降低中小企业债务风险,该作用部分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债务风险的降低作用对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表现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同时提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填补了县域普惠客户的金融服务空白。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顺应数字普惠金融大趋势,正在逐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实践证明,越是下沉的金融机构,越能够体现数字化应用的功效。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推进以数字化升级为目标、以场景驱动为手段的数字普惠变革,成为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和时代责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黄卓  王萍萍 《中国外汇》2023,(24):23-25
<正>中国数字金融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服务长尾客户、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金融正全面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这是数字金融首次出现在中央级别的会议报告文件中。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数字金融实现了快速发展,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服务长尾客户、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字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够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敞口,进而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字金融科技的推动下,普惠金融工作中能够利用系统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提出贷款需求的个体或小微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估,从而减低普惠金融的信用风险。并且基于数字金融平台的搭建,社会各界能够自主获取更加多元化的真实交易信息,从而减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在普惠金融工作中融入金融科技,并将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资方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普惠金融的工作效益,促进中小微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金融的基本内容以及政策背景,并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于普惠金融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若干策略建议以期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更迭推新,数字普惠金融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其零距离接触长尾客户群体、提供低价便捷的服务,延伸了金融服务半径,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借贷需求,对居民杠杆率的传导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利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经济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产生正向影响.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居民杠杆率产生正向影响.(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随着杠杆率分位数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和中高收入群体影响程度较大.本研究的发现为认识居民杠杆率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有关部门分类施策管控居民杠杆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基础,用LP法构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会受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化进程、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数字化程度等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带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等路径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社会绿色转型的主体,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应“双维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关键。选取2014-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聚焦数字普惠金融的绿色转型效应,在行业异质性视角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传导路径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受内部技术壁垒、阶段性特质等因素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行业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效果也不相同,其中传统煤炭领域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难度,缓解融资约束困境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为了更好地营造“逐绿而行”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以降低融资风险为锚点,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主要有基于传统金融机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方等模式。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农村及偏远地区提高了互联基础设施水平、手机设备使用率和金融终端设备安放比例,这些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设备基础。同时在各地政府支持推动下,农村地区电子支付得到较广泛使用,而线上理财、线上贷款和线上保险却面临着农村居民不够了解、不会操作、相关金融意识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相关金融服务使用深度。研究提出目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不足;二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自身排斥”现象;三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安全隐患大。应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与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数字支持服务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数字技术可能产生数字鸿沟问题。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融资约束、借贷成本和经营风险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