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织间信任的作用机理:一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信任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被视为一种治理机制。强调了组织间信任的互动性,从予信方、受信方的角度分析了信任产生的机理,提出了组织间不同的予信路径。  相似文献   

2.
3.
刘颖 《生产力研究》2007,47(23):7-9
社会科学中的诸多学科对信任研究都有涉猎,并大多对信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持肯定态度。然而,在对信任这一理论架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同学科的学者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思辨路径。文章分析了信任研究的两大流派——经济学流派与社会学流派在思辨路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一种冒险行为,但这种冒险突出地表现为情景依赖性。本文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刻画了是否信任和信任程度的二元选择集和多元选择集的信任决策情景,同时利用获得和损失情景考察人们的风险态度。实验结果发现人们信任行为的动机是利他偏好、心理状态和计算理性,但只有在二元选择信任决策情景和获得风险决策情景中,信任行为与风险态度才显著相关,这也进一步表明信任行为的动机是多样的,这些动机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自我表达,从而导致信任行为在不同决策情景下的差异。此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性别对于信任行为的影响仅限于信任程度,对信任与否的决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间关系中的信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组织间信任和组织间人际信任。西方营销学者曾在许多研究中检验两个层次的信任对组织间关系变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以家电分销渠道中的分销商为样本,对比了中国市场上两个层次的信任对一些重要的组织问关系变量的作用,以此来展现中国市场上企业间关系中信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社会信任水平的下降,而信任水平的下降不利于社会发展与财富增长。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通过在动态的信任博弈实验中引入一个真实努力任务,研究了不同来源和不同程度的禀赋不均对信任水平的影响,进而考察了不同形式的禀赋不均是否通过信任传导机制造成了不同速度的财富增长和新的财富分布。本文的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完全平等的初始禀赋分布,当初始禀赋分布存在较低程度的不平等时,平均信任水平较高且财富增长较快。但初始的禀赋不平等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时,平均信任水平和财富增长速度会显著下降。同时,当初始禀赋存在不平等时,基尼系数会自发地降低,当按劳分配的机制造成的初始禀赋差距过大时,就会抑制基尼系数的自发调节。当且仅当初始禀赋差距过高时,禀赋不平等的来源会影响财富差距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9)
信任营销的本质是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交易关系,通过双方关系的建立进而达成交易和获取盈利,因此获取与深化顾客信任、培育优质的顾客关系是企业实施信任营销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获取顾客资源、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营销中的信任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就如何在营销中建立信任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市场机制被认为是解决诸如污染等外部效应问题的有效方法,排污权交易理论建立于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认为许可证的初始分配并不影响配置效率,依靠市场机制会实现许可证的最优配置.本文用实验室双向拍卖机制建立了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市场,以及相应的许可证派生需求市场,测试了排污权交易理论应用的边界条件.研究发现许可证初始分配所形成的市场势力可以影响外部效应的矫正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回归,考察了13~20岁青少年社会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显著存在,且整体上母亲的影响略大于父亲;不同群体的代际传递效应不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性别父母的影响,小学及以下的青少年的代际传递效应更强;父母信任的社会态度与较不信任的态度相比更可能发生代际传递,但父母信任态度不一致可能削弱这种效应;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可能影响到母亲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12岁以前离开出生环境的经历可能大大增强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0.
信任作为一个多元双向的社会心理学变量,在不同情景下所展现出的内涵各有不同。信任内涵的多维度是信任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特征,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信任的多维度展开了系统分析;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一个网游公司及其主导下的网吧合作关系中的信任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内保险代理人不断发生各种不诚信行为,导致了消费者对整个保险代理人群体的不信任。怎样重建消费者对保险代理人的信任,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内四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和重庆)54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和代理人讨人喜欢的能力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二,良好交易经历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的影响力最大,其次分别是代理人的专业业务能力和机会主义意图;第三,保险公司信誉对消费者信任代理人有着重要影响;第四,消费者信任倾向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其他行业实证研究中那么大。  相似文献   

12.
雷宇 《财经研究》2012,(5):123-133
文章从信任的角度研究了公司声誉如何影响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声誉较好的债务人能够赢得债权人的信任,从而降低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三种声誉度量方法,实证检验发现债务水平对会计稳健性有正向影响,债务人的良好声誉能够降低这种正向影响。文章以信任概念为基础整合了声誉和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关系,拓展了财务会计研究的视野,并为声誉对法律的替代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制度的C2C电子商务信任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电子商务信任和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C2C在线交易中用户制度因素感知有效性和用户信任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关系模型拟合度良好;C2C用户对电子商务法律和技术的有效性感知,对第三方中介有效性的感知都将对用户的可靠性信念有着正向影响;用户对在线声誉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感知不但对用户的交易可靠性的信任信念有着正向影响,还将影响其对对方善意的信任信念。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快速城市化可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社会信任水平下降是可能的负面影响之一.城市化会打破原有的社会网络、引发资源争夺、增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引起原有居民对新移民的排斥,这些均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并恶化社会信任.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水平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特别是,快速的城市化会显著降低社会信任水平.鉴于社会信任水平下降会导致许多重大负面影响,政府部门非常有必要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雪梅  石娇娇 《技术经济》2016,(10):122-127
基于传统的信任理论研究,考虑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建立了共享经济下信任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房屋共享领域的小猪短租为实例,通过基于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和基于LISREL软件的路径分析,研究了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对信任形成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线评分趋于同质性,不能有效决定共享信任;短租日记和预定历史显著相关,即房东参与积极性影响共享信任;被催促数与预定历史正相关,产品信息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共享主体个人特征才是影响信任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虚拟团队的信任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相比较对传统面对面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大量研究,虚拟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对虚拟团队产生背景、虚拟团队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个体、团队及组织三大层面,综合分析影响虚拟团队信任的个体特征(正直、能力、善意、信任倾向)、团队特征(领导有效性、目标明确性、任务依赖性、成员异质性)、组织特征(组织制度保障性、组织愿景)三层面十大因素,构建了虚拟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选取实际企业中的虚拟团队为研究样本,验证这些因素对虚拟团队信任的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正直、能力、善意、信任倾向、领导有效性、目标明确性、任务依赖性、组织制度保障性、组织愿景均正向影响虚拟团队信任,而成员异质性则并非如先前所假设的那样成为虚拟团队信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内信任机制经历了从重人情向重制度的演变。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信任的四种形成机制,包括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珠江三角洲特殊的信任文化造就了家族企业,而关系型信任却制约着家族企业,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本文从信任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家族企业“只大不强”的原因,指出信任扩展对家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并从实践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建构信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慧军 《经济管理》2006,(24):35-40
信任是员工在组织内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心理机制。本文通过对208个样本的基于认知的普遍信任和基于组织成员身份的组织信任的测量,证明了普遍信任与组织信任相互独立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通过回归分析,普遍信任中性善认知因素、组织信任中组织行为信任因素对于员工知识共享的意愿与行为有着更高程度的影响。从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人不仅不缺乏普遍信任,而且与他人共享知识的行为也不完全以“情感关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信业客户忠诚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君  李琪  梁斌 《经济管理》2005,(20):34-43
Start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ustomer loyalty,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thre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iders that as a basis for setting up the model of the customer loyalty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the empirical study to discuss the factors influence the customer loyalty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customer loyalty by applying the data mining. Moreover, it brings up the strategy suggestions on our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s customer loyal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王纬  曹愉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99-200,273
宗教旅游作为专项旅游中的一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中外宗教旅游研究的对比,总结中外宗教旅游的发展状况,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及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文献进行整合,以及提出对中国宗教旅游研究有益的借鉴,促进中国宗教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