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纳税人权利的建设和保护应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在思想观念上应重塑税收、税法理念,用崭新的视野认识税收的交换特征和征纳关系法律地位平等性.使征税主体充分重视和尊重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自身也要树立权利意识,提高纳税自觉性.在制度层面上,首先,应将税收和纳税人权利上升为《宪法》规范;其次,要制定并完善纳税人权利基本法,规范税收立法权,明确界定行政主体的税收立法权问题;第三,国家应协助纳税人实现其权利,为纳税人权利实现创造环境,其中主要是改善与纳税人联系最直接的征管机制,使征管由原来的监督打击型变为管理服务型,让纳税人的权利在征纳活动中得到充分尊重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纳税遵从是税收征管的一个基本评价指标.促进纳税遵从不能单方面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应从纳税人角度出发,宣扬纳税人权利、形成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的良性信用互动关系、规范发展税收筹划来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促进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3.
纳税人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中坚力量,提高纳税人权利意识,保障纳税人权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构建纳税人权利保障体系,各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对纳税人权利给予全面而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税法的核心价值与纳税人权利保护是税收征纳关系的两个方面。从法律制度和政治经济制度层面审视税法体系的理论基石,对税收属性进行定位,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需要结合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和政府职能改革这一契机进行系统梳理,从纳税人权利本位理念出发,改变长期形成的税收授权立法状态,不仅在税收征管中体现尊重纳说人权利的法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纳税人对国家权力的真正监督和内在动力驱动的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税法必须以尊重和保障纳税人权利为其精神内核。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和共同富裕的要求,通过在宪法上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在税收立法上完善纳税人权利、在税收司法上护卫纳税人权利等措施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的纳税人权利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税收征收管理法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缺陷:强化纳税务意识忽视了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赋予征收机关权力却缺乏必要的约束,有关条款显失公平;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不平等。这些缺陷已严重影响了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和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工作。修改现行税收征管法,树立纳税人权利意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纳税人的税收权益保护日益重要。但我国纳税人的税收权益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服务意识不强、维权质量较低和依法行政弱化等税务机关责任,以及权利意识薄弱和维权信心缺失等纳税人责任所导致的。因此,在分析国外对纳税人税收权益保护的经验,以及我国税收权益保护与西方国家在税收立法、服务机构和权益救济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纳税人税收权益的立法工作、客观实践和司法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尽管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与作为义务主体的纳税人的地位不对等 ,但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仍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 ,是平等的。从全社会角度看 ,税收作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 ,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从具体税收法律关系看 ,征税机关的权利是纳税人的义务 ,征税机关的义务是纳税人的权利。我国当前完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重点是保护纳税人权益。应在更新税收观念的基础上 ,从制定税法充分反映纳税人和公民意见、落实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权利和切实保证税收科学有效使用等方面强化国家义务 ,保护纳税人权益  相似文献   

9.
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内容对于其权利保护意义重大。从税权控制的角度来看,狭义的税权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征管权和税收收益权。从税收立法权的角度分析,纳税人所享有的权利可以分为宪法性权利以及在税收立法过程中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从税收征收权的角度分析,纳税人权利的重点体现在税款征收的过程之中,具体包括与税收征收权相对应的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程序性权利和具体的实体权利;从税收收益权的角度分析,纳税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对税收使用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10.
税收服务是由税务机关向税务行政相对人提供的一种法定服务,其行为的性质是税务机关对于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纳税人享有税收服务的权利有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税收服务行为作为税务机关的一项法定职责,在税务机关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恰当地履行服务的义务时,纳税人有权寻求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