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不断增多。在公司的决策中管理者的个人特征也发挥着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现有研究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存在着一种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对公司融资决策行为和公司价值有着潜在的影响。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来描述其与公司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成因、度量方法以及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在此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有研究发现,CEO的过度自信通过乐观预期这一机制提高费用粘性。CEO的动态过度乐观源于过度自信,但与其存在很大区别:动态过度乐观的CEO会努力工作以实现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增强了CEO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度,因而可能通过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抑制费用粘性。文章利用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并支持了上述推断。进一步通过区分CEO动态过度乐观与静态过度自信、稳健操作和披露、盈余管理以及业绩状态等证实了动态过度乐观的独特之处,从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两个角度验证了动态过度乐观影响费用粘性的主要机制是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文章不仅为高管特征与企业费用粘性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而且也有助于投资者通过管理层特征判断企业费用粘性问题,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3.
过度自信被认为是人们最稳固的心理特征,管理者尤其如此。本世纪以来,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并购决策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为了促进该领域的研究,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过度自信是人类最为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评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院21 世纪以来,创业认知研究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认知心理学视角从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方式出发,挖掘创业者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而总结成功创业者的思维和行为规律,以启示创业实践.文章首先概述了创业认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问题.其次,综述了创业者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方式对创业过程的影响.随后探讨创业者如何根据创业环境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知调控.最后进行总结并分析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勇  曾升科 《财会通讯》2013,(10):49-52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2008年至2010年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特征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去或现在拥有越深的政治背景,管理者越不会过度自信;“两职合一”会使管理者感觉在公司中的掌控事务的权利增加,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从而导致过度自信;而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公司层面上非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正在日益备受关注,尤其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然而,难以找到准确测度高管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是制约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文章基于对大量心理学文献的梳理,分析了过度自信的心理学起源,深入挖掘了高管过度自信的心理学依据,最后以此为指引,不仅提出了更为恰当的高管过度自信实证测度方法及研究假说,还通过细化引发这一心理偏差的因素而提出了不同维度的测度方法,这对未来行为公司金融发展具有探索性的一个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8.
杨喆 《财会月刊》2012,(21):7-10
本文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收入持续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决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错误地对暂时性收入充满信心,倾向于给股东支付更高的股利。虽然存在着行为偏差,过度自信管理者在经济繁荣上行的商业环境中会像理性管理者那样行事,有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通过演绎推理说明:只有在经济繁荣上行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才能成功传递公司未来收入前景的信号,这些结论可能有助于解释"股利之谜"。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2006-2007年的526个公司的并购数据样本以及263个总经理的有关数据,从行为金融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并购活动,实证研究了是否过度自信的总经理比非过度自信的总经理更倾向于进行并购活动,并以总经理持股数量的变动作为总经理过度自信与否的度量标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非过度自信的总经理来说,过度自信的总经理更愿意从事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在管理者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而且对于公司的融资决策与公司业绩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决策及公司业绩三者的关系,并从影响融资决策的资本结构与负债期限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融资决策的影响,以及融资决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一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种认知偏差会通过公司融资决策行为间接影响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1.
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现有文献并未清晰地回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最后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分析模型。文章提出了用OC系数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方法的一个贡献;建立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与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模型,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影响机理,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财务困境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管理者是公司并购的主要决策者.文章基于过度自信理论分析管理者自信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研究中现存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提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行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过度自信是管理者普遍的心理特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媒体负面报道的视角,探讨了媒体负面报道如何通过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从而降低公司的过度投资。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削弱了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正相关关系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过度投资的减少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和高管薪酬降低。这说明,媒体监督已经成为了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杨秀芝 《价值工程》2011,30(10):130-131
过度自信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综合国内外关于过度自信的研究发现,心理学的基础研究结论正在改变,而行为金融中关于过度自信已有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结论也受到的质疑,行为金融未来将会更加慎重和稳健的引荐心理学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时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审计风险理论,实证检验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时,审计师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以应对可能的审计风险,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公司风险,因而为了规避可能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在增加审计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风险溢价,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经济后果拓展到利益相关者层面,有助于深化理解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对如何提高管理层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科技》2010,(8):55-55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许多人都会稍有不适,因为许多事情将取决于创业者自己的决策,从听从指挥到指挥别人,这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需要留给自己的应该是更多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