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牵涉到的不仅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更是牵涉到资源配置的代际公平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与此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单单依靠与经济利益相关的价格机制和产权制度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与道德价值观相关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不难发现代际公平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代际公平的实现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代际公平的实现需要全人类的努力,我们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分别从制度、观念、代内公平等角度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与相关范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在审视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但居主导地位的研究结论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单纯追求生态目标也处理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确保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运作,才有可能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这个概念最为重要之处是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当做人类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刘骏  应益华 《当代财经》2012,(11):119-128
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伦理内涵,但是现行预算会计在反映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实现政府会计改革目标,必须从矫正代际外部性的角度出发,引入资产/负债观和权责发生制,改革政府债务及养老金核算制度,编制代际报告,提供关于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并完善配套法律法规等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本林 《生产力研究》2006,(2):183-184,204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及人对自然应享有的优良态度和行为的学科。文章从生态伦理学内涵入手,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向度,生态旅游应实现代际的利益公正、代内的利益公平、合理健康的旅游消费以及适度发展等,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三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可持续发展中追求代际和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际和谐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为代价的,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代际和谐必须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必须建立一整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国家、市场、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公平问题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福利和资源分配问题,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一。在地方层面,由于代际市场的缺失以及代内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环境规制很难避免代际外部性和代际利益冲突的产生。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现实背景,对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学从"经济人"假定出发,将资源枯竭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正值贴现率政策,其缺陷在于忽略了代际公平问题,从而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同时重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将代际公平原则加以具体化、定量化和实用化方面,代际财产转移模型(霍华思模型)和综合效率持续模型分别提出了"持续下的效率"和"效率下的持续"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柯彪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47-248
代际正义是指社会制度的某种状态和性质,这种状态和性质以对当代人的节制作为其核心价值,以代际公平作为其本质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目标。代际正义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即资源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财富的消费和积累问题、社会制度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源耗竭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资源耗竭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即自然资本与人为资本具有完全替代弹性的理论与正值贴现率政策。二者从“经济人行为假定”出发,虽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由于忽略了“代际公平”,因而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代际可持续发展:基于艾奇沃斯方框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芳  陶昆刚 《经济地理》2005,25(4):532-537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条件入手,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的艾奇沃思方框图,分析了人类社会代际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的两种情形:无效的帕累托最优和有效的帕累托最优。得出了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增长可持续、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人力资源可持续的统一,代际可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源可持续性与科学技术可持续性统一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 in Ecosystem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wo new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is presented—non convex dynamics of ecosystems and wealth as an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n convex dynamics imply existence of resilience, that is the robustness of systems to withstand exogenous perturbations. Resilience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surance against flips of the system into different basins of s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Bruntland report, is the provision of productive resources to future generations to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live as well as the present generation. Thus, the value of changes in productive assets is therefore an index of whether an economy is on a sustainable path or not. Resilience can be regarded as one such productive asset and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one can define the value of this asset.  相似文献   

13.
何花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121-122
绩效管理注重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提升个人绩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结果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依据;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科学的绩效考核是企业先进管理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有效的绩效管理可避免人才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14.
沙地资源管理理论探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为脆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沙化土地资源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沙化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及横断学科的特点,文章以沙地资源产业化、资产化、自然资源核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承载力分析、管理政策的完善等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管理研究,旨在探讨与揭示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为实现沙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湘江水资源存在重金属污染严重、遭遇特枯水位、利用效率低、分配不公等问题,使湘江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湘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统一调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法律原则、法律规章、管理体制、水资源市场建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完善的法律机制,改善湘江水资源的现状,保障湘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全国31个省份为样本,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动态和静态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与区域差异,实证检验我国生态文明的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未达到最优状态,2011—2017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以年均0.03%的速率下降;在四个区域的排名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靠后,各区域内部的省份之间差异明显;在区域动态变动趋势上,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效率的提升空间和后发潜力最大,东部和东北地区上升趋势较弱,中部地区整体呈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7.
Throughout its history, America has viewed its oceans as vast fishery frontiers. These frontiers are suffering depletion as large amounts of fishing power combined with significant oceanographic changes are straining the limits of sustainability. The new ocean frontier is not the promise of undeveloped resources, but rather the challenge of undeveloped sustainable governance syst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necessar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overnance.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American use of resources as frontiers. The second part characterizes the frontier as an extreme form of resource use, contrasting it to its opposite ideal, the commons. The third part outlines behavi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ers of frontiers and commons, the pioneers and shareholders. Building on the attribute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the two ideal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major challenges to developing the institutional capital required for sustainable US fishery management. The institutional capital needed for sustainable fisheries governance is comprised of several pieces: (1) A perception of the fishery as an integrated ecosystem; (2) an ident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3) an allocation of decision making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which vests all interests and internalizes the source of control; (4) incentive structures to promote long-term management; (5) management skills among fishery interests; (6) management processes that promote adaptability to change. The final section provides conclusions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gress US fishery management has made in institutional capital development. Pressures of scarcity are forcing US fisheries management to evolve away from the frontier ideal,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capital necessary for sustainable fishery governance is incomplete.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文明观下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9.
区域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主要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全球性PRED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已得到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其主要目标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区域不平等、增长的质量、人口压力、科技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等。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区域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快科技进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区域协调.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法制及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价值补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如何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带来的生态危害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角度出发,寻求一条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