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值税是我国常见的税负,具有征税面的普遍性,在多个环节但不重复征税,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由于纳税人及纳税期限不同,各个环节所用的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不同,本文从有关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行了举例分析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增值税纳税人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值税是以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进行征税的一种流转税,80年代我国开始试行增值税,从1994年起全面推行增值税,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增值税在组织财政收入、避免重复征税、激励国际贸易、促进专业化协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增值税制度不完善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本文对增值税纳税人进行初步探讨。一、我国增值税纳税人存在的问题1.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较高。由于对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所以6%的征收率高于一般纳税人的平均税负。按一般纳税人17%名义税率和小规模纳税人6%征收率(商…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4年1月1日实行新的工商税收制度以来,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发生的与增值税有关的业务,都集中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它不但是企业用于分类、汇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主要账户和途径,也是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本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特点是:一、下属明细科目较多为便于企业核算交纳增值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金”、“已交税金”、“销项税金”、“出口退税”、“进项税金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4.
我国增值税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按照不同的征税方式征收管理,税负水平与权利义务有差异.“营改增”后这一弊端更加凸显,比如大部分现代服务业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因进项税额低或无法取得合法有效的抵扣凭证,使得抵扣额少而承担较高的税负,或出现超标准小规模纳税人拖延或故意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而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简易征收办法申报纳税.调研发现“营改增”一周年惩罚性征收即按照增值税税率征税而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案例有明显增长,引发我们对增值税纳税人一刀切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反思.文章分析纳税人的分类弊端并提出重构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4年,我国选择采用生产型增值税,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令第538号,公布了修订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了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  相似文献   

6.
一、事业单位增值税纳税人的认定增值税纳税人根据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国税发[1994]59号)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  相似文献   

7.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分离已征税款和对动用存货部分的税款按季抵扣是增值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加以控管才能使增值税链条正常运转,为公平税负提供前提保证。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分离已征税款的必要性1、分离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实行已征税款的抵扣办法,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也不再包含增值税,所以在一般纳税人的1994年期初存货中也不能包含增值税,那么就必须进行期初存货的税款分离。分离税款的正确与否,一是关系到企业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核算,如分离的已征税款多了就要降低存货  相似文献   

8.
王义华 《会计之友》2007,(8X):37-38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并从对增值税概念的质疑、小规模纳税人、重复征税、征税范围偏窄、计算麻烦等五个方面指出其不足。为使我国的增值税形成完整的课征体系,笔者认为应尽快采取消费型增值税;完善纳税人认定标准,保护增值税制度;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等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计算小规模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情况下的应交税金,建立了小规模生产企业是否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决策模.  相似文献   

10.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时间为: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货物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支付货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这项规定对加强增值税的管理和保证税收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申报抵扣时间和会计处理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现举例说明:例一:宏丰集团公司2月25日购进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不含税价为5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随业务员先到公司,货款已支付,月末材料仍未运到。2月…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这体现了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的纳税依据和理念。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销  相似文献   

12.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法缴纳增值税;纳税人一经放弃免税权,其生产销售的全部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均应按照适用税率征税,不得选择某一免税项目放弃免税权,也不得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或劳务放弃免税权。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是否有利图?通过以下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倪端。案例一:某有机化肥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的化肥一直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计算小规模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情况下的应交税金,建立了小规模生产企业是否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4.
贺亮 《河北企业》2013,(9):37-37
<正>"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指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人从原来的按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转变为按增值额缴纳增值税。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要措施。一、为什么要"营改增"1.从税制完善性的角度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2.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一)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转型只将新增固定资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允许抵扣的范围与转型前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规定相同。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我国增值税开征只有十几年时间,增值税实践尚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纳税人来说存在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笔者期望通过探讨增值税纳税筹划促进该税种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期末增值税会计账务处理把握不清,多数企业不知道怎样运用“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此谈一下笔者对期末增值税会计账务处理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增值税在企业应缴税款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特别是在各种会计相关的教材中,往往更多的是重视增值税前期的各项处理,如增值税的抵扣、视同销售等问题,而大多忽视增值税在最后缴纳时的会计处理。本文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分析其增值税期末汇缴的会计处理。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期末汇缴的会计处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不涉及增值税的抵扣问题,只是在销售时按照其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乘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即  相似文献   

19.
一、一般纳税人出售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固定资产核算根据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  相似文献   

20.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行为的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健 《财会通讯》2007,(1):53-53
一般纳税人(本文下同)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包括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交纳税款与月度终了结转应交未交增值税或多交增值税四个环节。其中,进项税额中进项税额转出和销项税额中视同销售行为产生的销项税额的核算,因涉及项目多,极易混淆。一、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所谓进项税额转出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