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它对国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然而,金融的全球化浪潮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推动促进作用,伴随这股浪潮而来的是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由此引致的经济衰退和政局动荡。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引致的严重后果迫使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金融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一直是各国经济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尽管近年来由于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其毁誉参半,但金融全球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仍在加速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  相似文献   

3.
过度金融化市场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在美国等国家出现持续通胀的重要原因。美国在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过度金融化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对传统经济学经典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已产生明显冲击。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治理源于虚拟经济层面的通胀,宜与有效金融监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资本突破国界自由流动,无疑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所需的巨额发展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是任何资本的流动都以寻求巨额利润为动机。在现有国际性金融监管法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会增加发展中国家产生金融危机,进而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的风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融入金融全球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金融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势必会产生一些利益损失,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经济金融利益,则成为我国融入金融全…  相似文献   

5.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金融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性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其遭受打击的程度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本文从货币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央行货币政策全球化三个方面分析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理论和数据分析 ,我们认为 ,当今世界金融失衡的传递效应很显著。金融危机可以通过货币、资本、央行政策以及心理预期等因素进行传递。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更成为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所以 ,加强监管 ,应该成为我们面对金融全球化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研究开放经济中的金融深化问题,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罗纳德·Ⅰ·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任务远未完成,而且当代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强劲,循着传统金融深化理论进行制度与政策设计已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系列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发展中国家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实施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非常需要一套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的全球化。本轮次贷危机的全面恶化升级,凸显出以美元为核心机制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理解当今伞球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大背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上作了题为《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的演讲。戴相龙在演讲中着重谈了有关金融全球化的三个问题。关于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问题 ,戴相龙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的全球化 ,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化改革 ,趋利避害 ,循序渐进 ,逐步参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同时也应指出 ,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已经加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呼吁发达国家通过增资和减债等方式 ,对严重贫困的国家给予帮助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东经济》2005,21(6):93-95
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但直到80年代发展中国家才逐渐开始金融自由化的步伐。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乏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金融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金融危机的灾难。据此,本文首先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就理论界讨论的“金融自由化”问题的争论进行了综述;其后针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发展中国家面对金融自由化时应注意的问题,即金融自由化要进行,但应该循序渐进,自由化的同时不应该放弃主权的独立性和必要的监管。文章意在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金玲 《辽宁经济》2004,(12):81-81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明显,金融工程为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一是政治上的多样化,二是经济上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金融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与否,不仅仅涉及到金融业自身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全.从近几年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创建金融安全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就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相关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明了创建金融安全区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保证与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金融全球化开始感到困惑,进而反思对我国的影响.本文拟从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影响角度,探讨我国对外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作为一种趋势,融入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经济金融造成了重大冲击。如何最有效地改革金融体制,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并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是我国金融全球化过程的重中之重。一、坚持积极参与和审慎开放的原则目前,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诚然会使我国金融也受到冲击,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它也给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有利于我国引入外资,弥补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有利于我国金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地爆发的频率不断加大,造成的损失也愈发严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金融体系要完全避免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是相当困难的。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纷纷指出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内部存在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严重威胁着中国的金融安全。在此背景下,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以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和全球化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71个发展中国家1998至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增长模型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条件趋同,且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趋同机制。拥有较高金融安全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有利于其经济发展;金融安全水平较低、国内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国家,却不能因为全球化程度的深化而受益。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金融是经济的中枢,因此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危机也便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全球化使得金融危机全球化不可避免,同时全球化机制也使金融危机得到了放大,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措施方面应当多加注意,本文主要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打破贸易割据和壁垒、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全球融合的时代,就是一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在全球化浪潮裹挟下的商业银行经营与竞争的命脉,最终将取决于金融品牌的较量,因此,有专家预言,在中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外金融品牌硬战的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有迹象表明,目前,中资银行正抓紧备战,以求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引发美元的全面信用危机.文章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试图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曹森 《北方经济》2006,(3):67-68
在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一方面是金融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是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过分追求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视了应有的金融安全.金融国家化发展到这个程度,不能不说是对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严峻考验,因为国际金融活动是超越一国的行政管辖权的,金融机构及其活动的监管却是单个政府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