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景明 《旅游学刊》2011,26(11):7-8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乡统筹的开展,乡村旅游作为"统筹"的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级政府及民众对发展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乡村观光、度假和节庆受到普遍追捧。与此同时,新的乡村旅游模式也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2.
孙业红 《旅游学刊》2011,26(10):9-10
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城乡统筹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共赢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的是要打破我国城乡因长期孤立发展形成的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推进这一战略,政府进行了若干体制机制改革,如中央政府取消了农业税、大  相似文献   

4.
马波 《旅游学刊》2011,(10):5-6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提出,已有近8年的时间了。这项政策的出台,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之道重在寻找乡村持续发展的实现之路。回顾8年的历史,城乡统筹的政策目标是清晰的,而实践过程则充满坎坷。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应重视乡村旅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群明 《旅游学刊》2011,26(12):11-12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核归根结底就是将乡村和城市的问题放在一起研究,利用城市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激活乡村的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是通过旅游盘活乡村资源,服务城市居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丰富乡村精神文化,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陈耀 《旅游学刊》2011,26(10):8-9
一、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聚居的、行政的城同聚积的、经济的市相结合,便成为集中全社会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安金明 《旅游学刊》2011,26(12):7-8
旅游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是促进城乡统筹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乡村旅游发展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城市资源、资金、人员、信息、科技等通过旅游的方式向乡村流动;“旅游下乡”就是这种流动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黄郁成 《旅游学刊》2011,26(12):12-13
城乡统筹发展,一般的理解是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同步发展,以城市发展拉动乡村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很明显,乡村并没有与城市一起得到同步发展,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还是各种物质资源都在向城市集中,乡村反而出现空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邱洁威 《旅游学刊》2011,26(12):13-14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发展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统筹发展。其中,文化作为“既可能推动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发展”的要素,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与我国旅游:现实需求与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的传统形式,至今,发展已较为成熟。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形式,虽然新,但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市场也持续升温。城乡统筹、彰显优势、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1.
国家旅游局和重庆市政府签署《国家旅游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旅游改革和发展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将建立"局市旅游工作会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共同研究重庆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有关事项。国家旅游局将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重庆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渝东南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2.
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名杰 《旅游学刊》2011,26(12):8-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旅游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围绕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今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与无极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在城乡统筹的领域中适合无极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用的方法是SWOT分析法。通过对石家庄市无极县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出属于无极县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全世界,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本文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及其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磊 《旅游学刊》2011,26(12):15-25
已有的研究文献并没有系统说明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文章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分省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旅游发展能够显著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旅游发展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旅游发展对农村人均实际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而与城镇人均实际收入之间关系则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旅游发展对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关系。除此之外,财政分权在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中起负调节作用;城市化在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中起正调节作用;人均收入水平在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中的负调节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推进城乡统筹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宇明 《旅游学刊》2011,26(10):6-8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九霞 《旅游学刊》2011,26(12):9-10
自2010年国务院发表一号文以来,城乡统筹的话题不绝于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引发了诸多讨论和尝试。学术界对其理论渊源进行了追溯,从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到发展经济学的城乡统筹观、空间理论下的城乡统筹;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振之 《旅游学刊》2011,26(10):10-11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市场连接的途径之一。厘清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城乡要素流动过程及其机制,既是乡村旅游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遵循“过程—特征—机制”的研究思路,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城乡流动要素类型,总结要素流动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进而阐释要素流动机制。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带来的要素流动,既涵盖了人、资金、物资等基础要素,也涵盖了生态、文化等核心要素及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乡村旅游的萌芽和启动、设计和建设以及运营和转型等发展阶段中,城乡之间的流动要素类型不断增加,要素流向从单向逐步转变为双向,生态和文化是关键要素类型。“需求牵引—价值耦合—市场推动—政策促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合理的流动能促进城乡要素互动以及乡村要素价值增值、类型增多、数量增长,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呈高速发展之势,并且逐渐实现了融合,进而形成了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并且已经成为了各地区发展的重点,但城乡结合部在发展该产业时还受到区域经济、内外部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发资源时需要具有针对性。本文就以环巢湖区域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资源开发的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