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做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除了要具备强大硬实力,更要求具备一流的文化软实力。境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境外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中央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2.
董伟 《企业文化》2012,(9):25-27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做强做优’,还是‘世界一流’,企业社会责任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主任邵宁在近日举行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即“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要驶上快车道,必然要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借助海内外并购重组拓展发展空间,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来,理论界持续探索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企业界也积极开展创建实践,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试点。基于过去五年企业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显然,尽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共同担当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国资委提出“要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当前,国企改革正处在三年行动收官和新一轮改革启动的衔接过渡阶段,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既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驱动因素,也是国企中长期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1,(7):53-53
7月12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的会议大厅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这里签署了《提升质量竞争力推动中央企业做优做强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十二五”期间,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共同指导和推动中央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7.
李成程 《价值工程》2013,32(5):112-113
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低,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我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中国企业缩小与世界企业差距的方法,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公司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亟需通过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来提高我国企业的领航领军能力,明晰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路径。我国企业已经建立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库,但对领航企业的遴选和培育却相对滞后,其考核和评价体系也尚未建立,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领航领军能力的建设,不利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从企业的领航能力内涵解析入手构建的企业发展GEM评价指标体系表明,企业要成为一流企业,不仅要具备包含核心掌控力、风险可控力和规则主导力在内的产业引领力,同时也要具备包含市场辐射力和资源统筹力在内的产业引领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2019国企管理年会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黄群慧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处于关键的历史阶段.未来,中央企业又将走上怎样的发展之路?在2010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公司用工总量超过186万人。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决策部署,把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公司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实施集团化运作,推进集团文化建设,为创建"两个一流"(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全面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建立完善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将培训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有效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也能够不断沉淀和打磨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今年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国家应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完善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他说,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创造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地位自198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管理学院开展对各国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实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素质”、“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金融体系”八大领域的状况来评定并排序。企业管理竞争力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程度最大,在一定的意义上,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子系统包含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公司绩效、管理效率、企业文化等具体指标。其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最大,依次为企业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尹桂江 《企业文明》2012,(4):99-101
创建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企业与员工整体素质,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是落实国资委提出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国际化经营和和谐发展"五大战略"的必然选择.要加深理解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现实意义,积极投身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和探索,持续更新学习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深入持久的学习,并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推进企业持续提升能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于国企改革给予了特别关注。与前几届党代会有所不同的是,“十六大报告”有关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提法显得更加务实和富有朝气,最令人震奋的是,“十六大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新提法的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陈锦华副主席首先表示,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关于这一提法的背景,陈锦华副…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日前在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说,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此番上榜中国500强,甚至进入世界500强,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流企业”,相比世界一流企业,我国企业在自主研发、品牌、商业模式等很多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王润秋说,包括央企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尽管规模上早已达到500强水平,但仍然不是“一流企业”,根源就在于软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这恰恰是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建设企业,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PECC”)提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工程公司”的企业愿景。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往往集中体现在大企业、大集团的实力和竞争力上,我国只有拥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