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政府开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后,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中国公民可以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越来越多。国内组团社越来越成熟,出境产品越来越丰富,出境旅游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旅行社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春秋国旅为例,在10年前,出境游部门只有十几位员工,至今成长为拥有了100多名员工的大部门。  相似文献   

2.
谢婷 《旅游学刊》2011,26(7):7-8
出境旅游市场在中国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的地选择扩展到境外。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出境游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到110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研究表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KYST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新加坡与泰国、日本与韩国、埃及与德国是两两相似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形象;ALSCAL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之间既具有联系,又具有差异;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相互之间具有市场竞争性。为吸引更多的中国大陆旅游者出境旅游,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在短短不到30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数量、出境人数、出境旅游消费都呈现规模化增长,特别是中国公民海外旅游消费能力,更使目的地国家刮目相看。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总体消费涨幅远远大于客源规模涨幅。  相似文献   

5.
黄潇婷 《旅游学刊》2011,26(7):9-10
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正式开始。2002年正式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将出境旅游市场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软实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近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现象,而我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已成为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瓶颈。本文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提升国家软实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文明的出境旅游行为与中国软实力提升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在短短不到30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数量、出境人数、出境旅游消费都呈现规模化增长,特别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似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不重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因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有着让人无比羡慕的消费能力。但是对我国出境市场的发展应有清晰的判断和把握,相关各方越来越看好其在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方面潜力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戴学锋 《旅游学刊》2008,23(5):9-1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出境旅游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超过20%,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中国人在国外的人均花费也让各国咂舌,并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中国旅游者.而这个阶段,正是中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2000美元过渡的阶段.尽管出境旅游政策(ADS的实施等)对出境旅游具有重要影响,但最终影响出境旅游能否成行的还是经济因素,即所谓的有效需求.最近,我们完成了<中国出境旅游国际比较研究>的中国社科院院重点课题,在此课题中,我们对比分析了临近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中,我们更可看出中国出境旅游的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出境旅游超前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学锋 《旅游学刊》2012,27(9):9-16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几年中,中国出境旅游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超过20%,正是在此阶段中的2002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到达1660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同年的1652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这个阶段,正是中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2000美元的过渡阶段.尽管出境旅游政策对出境旅游具有重要影响,但最终影响出境旅游能否成行的还是经济因素,即所谓的有效需求.因此,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旅游消费阶段,更有学者提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产生爆发式的出境旅游需求,达到3000美元即产生洲际旅游需求云云.文章通过对比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发现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0000美元才是出境旅游爆发的阈值,且迅速超过10000美元的阶段才是保持出境旅游稳定增长的前提.对比这3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与经济背景的关系,不难得出中国出境旅游是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结论.中国出境旅游的超前发展仅仅是中国收入两极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马波  寇敏 《旅游学刊》2006,21(7):24-28
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旅游双流格局渐次形成,是当前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出境旅游发展会改变国际旅游收支关系,但是,即使出现旅游赤字,也不一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出境旅游发展会刺激中国入境旅游增长,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当前,政府无需对出境旅游加以直接规制,但需要采取多种跟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劲松 《旅游学刊》2011,26(7):10-11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持续保持强势增长,因私出境占主体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已然占总出境人数的90%左右。中国的出境旅游,带着更多民众个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沈涵 《旅游学刊》2011,26(7):6-7
中国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客源支持,根据国际生产理论中的所有权特定优势理论,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为本国的旅游企业对外扩张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具有特定优势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境旅游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杜江  厉新建  秦宇  李宏 《旅游学刊》2002,17(3):44-48
为了把握中国作为新兴的全球旅游业重要出境客源地的发展前景和变动趋势,本文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规模、决策类型和价格影响、目的地偏好、旅游方式、消费能力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境旅游产业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出境旅游产业有其自身特殊规律。中国出境游组团社的规模持续扩大,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境外服务空间不断扩展;出境游组团社占旅行社总量比重很小,但贡献度极高。出境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区域性寡头垄断格局,组团社批零一体化体系开始呈现内部化趋势,组团社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逐步增强,并开始以管理和信息技术来推动出境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组团社产品开发模式多元化,产品创新呈现常态化,且注重对出境旅游产品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依据社会学的消费理论,尤其是消费主义理论,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高消费行为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这种高消费行为隐含的符号价值指向厦形成原因,并对抵制炫耀性旅游消费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增长快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引发政府与学界关于出境旅游发展是否超前的争议。对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它将影响新时期旅游产业政策导向。文章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客源产出、空间流向、市场规模以及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处于与国情相适应的初步阶段,宜采取有序引导和相机抉择的市场政策。  相似文献   

18.
秦宇 《旅游学刊》2011,26(8):8-9
目前,从出境旅游者的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排名世界第4位。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规模已经为中国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有的出境旅游发展水平上,饭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开展已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发展,2001~2010年中国出境人数年均增长了19%。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消费能力与增长潜力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出境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家成 《旅游学刊》2000,15(3):13-18
现行的出境旅游经营服务和管理,在保证旅游及其服务质量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贯彻国家旅游发展方针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出境旅游体系,现行各条渠道、各个体系独立运作,彼此职责划分和相互协调都不太好。因此,必须通过制订法规,尽快建立统一的居民因私出境旅游管理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主要问题,保证居民出境旅游的适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