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毒胶水、手机电池伤人、水龙头重金属超标等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如何转变监管角色,提高监管的风险预警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启动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以下简称风险监测)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风险监测工作在我国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的定位实现了由“监督抽查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全国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组织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健全.广东省广州市于2012年5月正式成立了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和预警评估中心,挂靠在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相似文献   

2.
如何推进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我们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技术性、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产业政策、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SMQ)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内网大数据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探索构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挖掘大数据系统支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应用成果,促使大数据背景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健全。当前,我国产品市场呈现居民消费升级、供给体系多元化特征,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各种新奇、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标准缺失或标准滞后技术发展的问题屡见不鲜,可能由此引发的质量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措施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完成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旱预警、早处置。要针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质量安全违法线索和潜在苗头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技术监督》2010,(1):10-11
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措施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完成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旱预警、早处置。要针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质量安全违法线索和潜在苗头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节日热销产品质量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一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加大对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食用油、糕点、调味品等节日热销食品及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力度,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二要做好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工作。加强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质检总局深化改革,转变产品质量监督模式的又一成果。《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进,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正在加快形成,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为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领会《指导意见》精神,本刊特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宝鸡市质监局在全力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并印发了《宝鸡市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成立了"宝鸡市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和持续发展促进会"和"宝鸡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在盯紧"风险点"、常念"紧箍咒"、织密"协管网"的同时,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领导带头与全员行动相结合、坚持发挥职能作用与依靠地方政府相结合、坚持整改整治与规范提升相结合,相继开展了以"三查三落实"的食品质量安全巡查活动,突出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尤其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风险舆情开展了风险监测工作,化解了食品安全风险,全市食品平均合格率达到了97.52%.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耳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使用耳机可能产生的听力损伤风险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上海市质监局于全国爱耳日当天发布耳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许愿  张坤  王寅  王颖正  刘琪 《价值工程》2015,(22):228-231
文章根据质检技术机构工作实际,从质检工作、质检队伍和产品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质检技术机构的质量安全风险,并针对各类风险作出研判,最后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建立非食品类消费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思路,重点对非食品类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建立了以伤害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概率为二维矩阵的非食品类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根据该模型建立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和预警系统,可对非食品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发现重大产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价值链风险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娅 《物流科技》2010,33(9):141-142
农产品价值链管理已经成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在追求价值实现、增值的过程中,由于农产品种植、生产的特殊性,价值链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得我国农产品价值链面临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价值链的实现和增值。借鉴成熟的价值链管理理论,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价值链所存在的主要具体风险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医药产品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而需要冷链运输贮存的药品对温湿度的要求更高,文中通过对我国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医药产品实现低温冷藏质量安全保障和反馈追溯机制,通过整合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相关资源,提出了保障医药产品临床质量安全的管理思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法则和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贯穿于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素,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效与否对标准体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从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的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从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权威统一的监管机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当前监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质量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虽然近年来河北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但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制定了有效可行的长效运行机制,希望能为切实保障河北省的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频繁爆发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瘦肉精"、"染色馒头"到"一滴香"、"三聚氰胺"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阻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研究成果,随后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和消费者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策略,得出企业和消费者的纳什均衡结果.进而达到探寻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根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于玥 《价值工程》2012,31(34):181-183
银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中心,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十分重要。这些年以来,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的加快,银行所经营的业务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广。规模持续的扩展,造成经营的复杂性的因素不断的增多。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棘手的操作的风险。从我国来看,最近这些年的,由于操作不利使得各种重大的案件发生的越来越多。为促进我国的操作风险管理,需对我国操作风险的具体状况作出分析,然后根据相关特征情况作出比较精准的判断,准确了解操作风险,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缺陷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呼声与日俱增。产品缺陷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既是产品召回监管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产品召回监管_T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产品缺陷信息共享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现状,对就如何在我国建立覆盖面广、功能齐备的缺陷产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铁路网的逐渐建成,我国对铁路安全监管重视度也在随之加强,特别是在铁路运输安全方面。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却缺失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风险安全监管机制,以至于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文中阐释了关于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行之有效的实施条件,借此保证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以及铁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向 《价值工程》2014,(24):176-178
本文在质检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状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对典型的、重点的、安全风险突出的产品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进而提出了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应对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