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江西省早籼稻价格一路走高,2012年达历史最高位,之后由于市场饱和,加上进口大米冲击,早籼稻价格持续走低。今年5月江西省早籼稻价格加速下跌,当前早籼稻已上市,走势如何,市场调研分析如下。早籼稻市场成交量季节性因素分析每年1-3月市场成交量较低,原因是春节期间米厂停工,稻谷需求量下降,大米价格一般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4-6月米厂开始生产,国家储备也开始为新季早籼稻腾出库存,同时随着梅雨季节的来临,稻米储存不易,稻谷成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2012年第3季度的大起大落行情之后,随着收购工作的结束,市场上早籼稻的流通量减少,现货价格趋于稳定。中晚稻的相继丰收上市使得稻谷市场的供应相对充裕,加上进口大米的持续冲击,短期内早稻价格恐将继续承压。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随着低价进口大米数量不断增加,加上“镉污染”对早籼稻主产区的影响不断加大,上半年早籼稻价格持续走低,企业采购谨慎,粮库轮换难度加大,终端大米销售不旺。新季早籼稻上市后,由于开秤价偏低,湖南、江西、安徽和湖北四省均启动了早籼稻托市收购政策,市场收购主体以国家粮库为主,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早稻价格,部分企业采取边收边加工边销售策略,加工利润略有转好,走货情况相比前两个月略显乐观。在新产早籼稻购销活跃气氛带动下,2012年产中晚籼稻余粮成交也略转活跃,不过价格相比2012年中晚籼稻上市之时偏低。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08,(9):24-25
稻米市场:粳稻出库价格小幅上涨,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行。7月份,东北地区存粮较上年同期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在关内地区,由于夏粮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受类比效应的影响,贸易商对稻谷价格的看涨预期增强,同时,米糠等副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江苏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工一度增加,稻谷出库价格小幅上涨。7月份,各主产区早籼稻陆续上市。粮食经营主体对早籼稻收购价格上涨存在较为一致的预期,入市收购较为积极。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稻谷种植成本持续提高,成为推升价格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国家发布的“金融30条”中明确要求尽快推出稻谷等商品期货新品种,郑州商品交易所为推出新的交易品种早籼稻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早籼稻期货上市将会对中国稻谷市场有什么影响,稻谷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国内稻米市场价格自上年10月份和今年3月份两次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后,4月份开始出现回落.直至早稻新粮上市,收购价格才开始出现持续小幅上涨,但大米价格一直弱于稻谷.中秋国庆节前大米价格曾出现短时回升,但节后秋粮上市.国内稻谷和大米价格均呈小幅回落走势.目前早稻谷收购价格回落40~100元/吨,比今年3月份最高价格低100元/吨以上,比上年同期高3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7.
1销区粮食企业高价抢购,新早稻价格高开 自2008年早籼稻上市以来,南方沿海省份的粮食企业大举进入主产省积极抢收,入市较早、价格较高的特征导致早稻收购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早稻价格不断刷新高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前期国际粮价大幅上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粮食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早籼稻由南往北逐渐成熟,新季早稻陆续开镰收割。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长前期曾遭遇罕见旱情,6月份又出现旱涝急转,生产形势复杂多变。灾情对早籼稻产量有何影响,新稻开秤价是高是低,开秤后走势如何等问题,日益成为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10,(11):33-34
<正>一、9月份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价格总体呈高开稳走的态势。9月份,国内中籼稻上市,由于市场预期较高,价格普遍高开,新米价格也随之小幅上扬。早籼稻行情趋于稳定,后期继续走高动力不足。主产区早籼稻价格多在1.94-2.02元/公  相似文献   

10.
正1月15日,农业农村部就介绍2019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长唐珂表示,2019年稻谷、小麦生产稳、库存足,价格有所下跌;玉米产需有缺口,库存仍充裕,价格小幅波动。就稻谷、小麦来说,总的特点是生产稳、库存足,价格有所下跌。2019年稻谷、小麦生产一减一增,口粮总产量保持稳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市场价格偏弱运行。新粮上市后,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陆续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