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瑞婷 《消费导刊》2014,(12):160-1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而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国的现代旅游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时代的价值方面详细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商》2014,(13):53-53
为促进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了解与友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国侨联联合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台湾中华侨联总会、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澳门归侨总会,共同举办“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茜 《中国市场》2008,(52):146-147
公益性文化是指以中国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指导思想,为社会成员无偿提供文化产品服务。能够提升中华文化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5.
《商》2016,(1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于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进一步分析,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主导,以墨家、法家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内质,是天人合一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未来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迫切要求我们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改造、引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承与再生,振兴中国文化产业。而作为已涉足动漫产业的中国企业,应该怎样振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利润产值的最大化?一是政府对其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政府支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二是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三是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产业链是赢利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衰败时期,为了振兴中华,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了落后的象征,被批判和遗忘。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之增强,要求汲取民族元素重塑中国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自然就成为民族文化的营养元素,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9.
贾晶晶 《消费导刊》2012,(4):135-135,14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谈不上文化自强,也就不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要依靠强盛的经济力量,还要依靠强大的文化力量。我们不仅全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而且大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齐文丽 《商场现代化》2007,(30):330-331
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支点,以中西文化互动交融、打造企业合金文化为方向,用自信和个性,成就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卓越品格。  相似文献   

11.
唐劲飞 《北方经贸》2011,(3):139-140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精华。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依靠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志雄  桂仕如  徐欣 《商》2013,(19):139-140
文化是一种范式、过程、结果,也是一种路径,一种视角。本文以文化的视角为切入点审视“中国梦”,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文化语境里,“中国梦”的过去是文化自觉,“中国梦”的现在是文化自信,“中国梦”的未来是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3.
"礼之用,和为贵",礼文化不但奠定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而且整合并且统领了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我们正积极努力地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灵魂和精华,传承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礼文化。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利用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规律,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重新将中华民族特色的礼文化定位,并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中国共产在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发展出将政党文化上升为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能力。基于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文化整合面临新挑战,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畴的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演化与拓展,以及聚焦人本和民生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等,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执政党文化整合能力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董春 《商业文化》2020,(10):90-93
中国动画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大致起源于20世纪中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更加多样的展现形式.进入世界各国人民的视线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传统文化。本文致力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进而寻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设计的融合点.  相似文献   

17.
雷银生 《商场现代化》2005,(10):201-202
随着直销法的出台(预计8月底出台,9月份开始实施),直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商业企业将面临直销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商业企业应强化认识,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观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商业文化;适宜借鉴和学习直销企业的文化,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何静 《中国报业》2023,(14):198-199
中国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依旧生生不息。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古籍出版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古籍编辑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做好古籍出版工作的意义,提高专业素养,在坚守中求变,响应新时代对古籍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赵方 《中国市场》2014,(48):215-216
青年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石,而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显重要。了解中国青年文化现状,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品牌》2010,(8)
中国发展的新命题: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