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日,胜利油田在樊154致密砂岩油藏中,顺利完成樊154-平2井裸眼分20段压裂施工,创出国内长水平井分段压裂段数最多纪录,标志着胜利油田在水平井技术应用上,步入国内非常规开发的领先水平。所谓水平井,是指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井身沿着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井。水平井技术在胜利油田历经22年的茁壮成长,已经从最初的常规水平井技术,逐步发展为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技术、地质导向水平井技术和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到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先后创造40多项全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人们对资源总量需求的不断扩大,致使人们对水平井钻井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水平井钻井技术作为一项常规技术被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中,但是也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我们开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因此,为了充分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总体要求,本篇文章主要对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有效促进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采油技术的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在我国的油田也发展迅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油田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本文将对对薄层水平钻井的施工工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探讨,为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参照影响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的各种因素,对钻井技术进行系统了研究,形成了以提高泄流面积为核心技术的径向钻孔、五级分支井、鱼骨状水平井、旋转导向钻井等钻井技术;以提高钻井效率为主的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技术和钻头优化设计;以保护低渗砂岩储层为核心技术的新型生物酶完井液、新型防水锁无黏土钻井液、有机盐可降解钻井完井液等,以低渗油气田完井为关键技术核心的低渗油气藏水平井提高固井质量关键技术和低渗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以上钻井技术通过在低渗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可表明,针对不同储层开发相应的钻井技术对我国低渗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以及实现能源战略储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勘探开发进入到中后期阶段后,水平井的采油工艺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当前水平井的开采技术已经得到了多年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前水平井采油工艺经过研究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不同类型油藏的不同开采技术,同时也包含了对油藏的地质研究、测井、完井等各项技术。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和相关的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我国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油田开发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是水平井技术和侧钻井技术的集成和发展,是继水平井之后又一项钻井新技术,它适用于各类油气藏。介绍了深层天然气小井眼双套管侧钻开窗水平井技术在吉林油田长深平2井的成功应用,为吉林油田深层气藏高效经济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潜山等难采油气藏逐渐成为主力接替区块,常规直井、水平井技术难以经济有效开发这类油气藏.分支水平井技术可实现一个井对应对多个地下井眼,增加储层裸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储层的动用程度.通过对潜山等难采区块的精细地质分析,开展安全钻井技术、潜山分支及鱼骨井钻完井技术、储层保护技术等深入研究,形成一套适合潜山等低渗油气藏开发的综合配套技术,实现难采区决的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各类高难度井越来越多,尤其是水平井最为明显,该技术在应用中逐渐走向成熟。这类技术为油气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勘探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技术瓶颈,分析了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重工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水平井采油与一般的直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我国一些大型油田开采过程中,应用水平井进行开采石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水平井开采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水平井开发初期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技术手段不够成熟等。文章针对水平井开发中油藏工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石油开采行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张蓓 《化工管理》2015,(2):68-70
水平井技术在国内油田开发生产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水平井生产井段长、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驱替速度均匀等优点,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上有着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旨在对水平井在稠油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以及边底水油藏的生产效果及适应性进行分析,为水平井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促使石油开发规模持续扩张,水平井钻井技术突飞猛进,被广泛的应用于油田勘探工作中。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开采中的各类开采技术是重点。当下国内在展开石油开采中均是运用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也是大幅度提高了国内石油开发效率。本文分析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钻井是推动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开发,美国水平井钻井工作量快速增长.就钻井进尺而言,美国水平井工作量从2010年起超过直井钻井工作量,水平井从此成为美国钻井工作量最大的井型.2012年,美国新钻井数的1/3以上是水平井,六成钻井进尺是水平井钻井进尺,六成在用旋转钻机用于钻水平井.尽管水平井平均井深不断增长,但美国水平井的平均钻机月速、平均钻井周期和建井周期、单位进尺钻井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持续向好.随着技术的进步,水平井“直井段+造斜段+水平段”一趟钻将成为未来水平井钻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建议我国加大水平井应用力度.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大力推行工厂化钻井,发展适合工厂化钻井的快速移动式钻机.加快发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重点发展个性化钻头、钻井液等个性化技术;提升钻井信息化水平,打造多个远程实时作业中心.  相似文献   

13.
国内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很多已经进入到高含水后期,为了提高油气产量,已经对外围较薄的油气储层和低丰度的边际油田进行开发利用,采用水平井技术可以对较薄的油气储层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对于提高采收率和产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水平井是指井身的倾斜角度不小于86度,在目标层中拥有较长的水平区段。水井钻进地质设计可以为钻井施工进行指导,保证钻井施工的安全,并关系到地质资料的采集和化验,影响着钻井施工的作业成本。加强水平井钻井地质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油气开发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内很多油田进入到开发中后期,水平井施工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文章对水平井钻井地质设计优化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重要的钻井技术之一,水平井钻井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水平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结合工程实际,总结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工举升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和分枝井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我国采油工艺技术与国外采油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最后还指出了我国采油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攻关方向,为今后提高采油工艺技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涩北台南气田水平井开发,了解国内水平井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我公司的现状,我们在水平井井下作业技术上力求发展,努力提高作业水平。通过对水平井各种修井工艺技术和工具的介绍,结合我们在涩北台南气田水平井的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水平井数量的增加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情况的出现,对修井工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长水平段水平井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油气藏的泄漏面积,提高单井的产量。但是在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和完井施工中也存在诸多的难点,文章对长水平段水平井施工中的钻井和完井施工难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洪杰 《化工管理》2023,(18):66-68
欠平衡钻井技术(controlled pressure drilling)作为现代钻井技术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原因不仅在于欠平衡钻井技术一些固有的优点,勘探开发作业越来越多的转移到难开发地区、低孔低渗储层和衰竭油气藏的开发也是欠平衡钻井得以蓬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根据在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作业经验讨论了欠平衡钻井在国际上通用的分类、IADC对每一项分类的定义、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局限性以及使用设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勘探开发对各种钻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钻井技术开始不断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量新型的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技术开始不断的涌现出来,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作业现场。本文,笔者即对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采油工艺是目前石油开采工业发展中应用历史最长久、范围最宽泛的采油工艺[1],是石油开采行业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自我国引进水平井采油工艺后,国内的石油开采行业迅猛发展,并推动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水平井采油工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其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