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通胀预期与实际的通胀不是一回事,但通胀预期不断积累所带来的行为将加大通胀压力。因此,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比制约通胀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石磊 《证券导刊》2013,(6):18-18
总之,假日因素不改通胀上行趋势,食品价格仍以季节性波动为主,趋势性上涨压力来自下半年的猪周期启动;核心通胀将稳步回升,下半年或在输入型通胀的推动下加速;全年通胀总体上行,压力出现在下半年,预计全年CPI上涨3.2%。  相似文献   

3.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如今都在忙于应对通货膨胀压力。欧洲央行表示,面对价格上涨的风险,要保持警惕,准备采取果断及时的行动遏制通胀的抬头。亚洲国家的央行也是严阵以待,把通胀视为头号威胁。但是,专家认为,通胀压力近期有所上涨,但长期来看将会回落。  相似文献   

5.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9,(12):74-75
发改委:明年通胀压力不会很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刚在天津说,虽然目前我国存在一定通胀预期,但尚不可能转化为现实通货膨胀,预计明年通胀压力不会很大。刘刚在天津铁合金交易所举办的“中国铁合金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七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如此而言,人民币加速升值就不仅不能起到抑制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反而会成为通胀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中国经济一方面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另一方面在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下,出现了物价攀升,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2010年下半年以来,通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名词,从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到各种媒体、普通老百姓,都在热议当前的通胀压力,探寻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的路径。当前,宏观政策应如何应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纪敏  陈崇 《中国金融》2012,(21):60-61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增长趋缓、周期性通胀压力逐渐缓和的背景下,结构性通胀压力应引起更大重视,应将稳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从总体上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不容掉以轻心。从前瞻性指标看,PPI和CPI走势关联度逐渐降低。这一方面缘于PPI、CPI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相关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我国通胀压力正由周期性通胀向结构性通胀转变。  相似文献   

9.
“农业滞后型”通胀及其相关联的农业投入问题研究张爱中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下称通胀)压力逐年加大,国人因此忧心忡仲。我国通胀何以持续多年,日益趋重呢?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农业滞后型”通胀(又称“农产品短缺主导型”通胀),是我国通胀的明显特征。而农业基...  相似文献   

10.
高昕炜 《证券导刊》2011,(10):23-24
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市场将维持震荡走势。建议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基金投资者,配置股票仓位适中的混合型基金.并注重对管理人择股能力的考察.待未来通胀压力降低后再考虑增加组合的进攻性。  相似文献   

11.
各种信息表明,2008年通胀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为了保证财富不缩水,投资者有必要在年初未雨绸缪,提前采取理财策略,以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胀,而美联储开启“印钞机”,事实上导致美元贬值,欧元区通胀压力增大;但另一方面,由于财政紧缩政策的限制,欧洲央行效仿美联储的可能性较小,这就意味着欧洲央行将在通胀隐忧和欧债危机之中艰难平衡。  相似文献   

13.
就在1月27日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又称“冬季达沃斯”)开幕之前,特里谢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警告,必须要“密切监督”欧元区的通胀压力。特里谢发出的警告正值全球投资者担忧通胀的情绪日益加强之际。在迅猛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与日俱增,而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正在推高全球价格。  相似文献   

14.
摆在中国面前的两大经济问题:一是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二是经济下行风险。央行连续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后,通胀压力得到了很大缓解。但经济发展也在一连串的紧缩银根的组合拳之后,出现下滑风险。作为中国主要的微观市场主体,中小企业遭受了重创。  相似文献   

15.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了多年的通胀稳定期后于2022年先后迎来通胀高峰。本文以欧美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探讨了本轮通胀的形成,以及通胀治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影响通胀的因素包括全球供应链冲击、量化宽松及财政刺激政策、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央行的缓慢反应。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到通胀治理的效果,劳动力市场的贝弗里奇曲线和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贝弗里奇曲线的外移增加了治理通胀的失业成本,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制约了治理通胀的效果。由于供应链压力缓解及需求缓慢恢复等原因,我国出现大幅通胀的概率不大;为及时捕捉通胀预期变化,央行应该对更微观的数据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微言大义     
《证券导刊》2011,(36):12-12
韩志国:资源税调整将加大通胀压力 国务院决定对原油等资源税税率进行调整,税收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企业不可能自身消化税负提高压力,必然逐步向消费者转嫁,通胀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去年7月以来,通胀拐点论不绝于耳,但CPI却迭创新高。拐点论早已破产,通胀攀升的趋势没有改变,货币政策也不可能放松。  相似文献   

17.
邹晓 《中国外资》2008,(7):37-38
近期由于国际食品和石油价格高涨,国内通货膨胀问题突出,人们深深体会到通胀产生的压力。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通胀问题的分析入手,探索企业减低运营成本,创造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中央银行治理通胀的难点及出路傅锡洪,马永华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经济已连续发生了四次波动。进入1994年以来,物价上涨指数一直在20%以上,大中城市达到25%,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日益显露,抑制通胀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每次通胀的出现,各界人士都...  相似文献   

19.
《理财》2011,(8)
甲国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2011年第二李展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当前通胀压力仍处在高位,要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认为,从此次会议所传递出的信息显示,未来通胀走势不容乐观,短期内政策难见转向。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2,(32):9-9
7月份CPI同比上涨1.8%,两年半以来首次跌破2%,通胀压力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