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人组织演变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前期商人会馆有较快的发展,清后期则有公所继起,从会馆到公所,反映着清代商人组织的演进。会馆主要是外来商人在某一经商地为联络乡谊、相互支持而设置的商人组织,有较浓厚的地域乡土色彩,但从主要说,也具有行业性质的内涵,是行业性与地域性的“二重性”的统一。公所是在经营地不分外来商人、本地商人共同按行业重新组合的商人及手工业者的组织,突出了其行业性,而且是某地的某行业的全行业组织。会馆之所以向公所演变,其中有很多具体的原因可待分析。会馆、公所相互之间有很多区别,会馆、公所与唐宋的行、团行区别更大,并不是团行的继承和延续。会馆、公所有不同程度的行会性,体现在行规之上,团行则说不上有什么行会性。团行、会馆、公所是商人组织的三个发展时期。把中国行会的产生提前到团行时期的行会“早出论”,或是把清代的会馆公所不同程度的行会性予以贬低的行会“淡出论”,都未必合乎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
浅谈晚清苏州商会与行会的区别及其联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近代的商会与传统的公所、会馆等行会性组织,究竟有无区别?有何区别?这是涉及商会性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意见分歧之所在。日本学者大都视商会为全市性的商业行会,即旧式行会的联合体,二者并不存在本质区别。如根岸佶认为:“商会的外观同外国商业会议所无异,而其实质,征之于它的内容和进行的活动,显然是行会性的。”仓桥正直也指出:晚清中国的商会,“是具有强烈行会性质的商业会议所”。国内多数学者则认为,商会有别于传统的公所和会馆等行帮团体,是带有新时代特征的资产阶级社团组织。但迄至目前,商会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国内学术界对其加以探讨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起步。就上述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已发表了一些富有启迪性的见解,但尚无专文作全  相似文献   

3.
行业协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的早期形式就是商会或商行。像“商人基尔特”、“手工业行会”、“同业公会”、“行帮”、“商务会馆”、“行会”以及“商会”等,它们以一种有效的工商业活动管理方式显示出其特有的商业文化传统。行业协会有这样一些重要特征:民间组织性、利益公共性、互益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同比没有多大的变化,相对而言商品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研究比较出色。总论谢元鲁认为唐代后期至五代中央政权统治能力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以及宋代统治集团为保证制度稳定性的需要,是唐宋之际政治行政领域由效率向公平变迁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唐宋社会演变过程中,政治与经济变革的无法协调,终究使唐宋的变革最终停滞,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没有出现历史性的突破。①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主要考察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宋代经济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宋代经济史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10月在河北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韩国部分唐宋经济史研究专家学者 6 0余人 ,围绕唐宋变革史与宋代经济史两个主题 ,或以提交论文形式 ,或以即兴发言的形式 ,进行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兹将研讨情况简述如下 :一、关于唐宋变革史研讨的概述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 ,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于唐宋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 ,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相关成果颇丰 ,见解各异。著名的历史学家漆侠先生 (…  相似文献   

6.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大约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的著作有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增订本)①、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②,方健《南宋农业史》③,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④,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⑤,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⑥,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⑦,李华瑞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唐宋八大家逸闻趣事谈郭文卿“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诗词大作家。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始于明初朱右编的《人先生集》,集内文章都是上述八人的作品,后来,明代中叶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几种观点马捷最近一些专家学者,探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问题。1.于光远在《关于“会议所有制”》中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不应笼统地提为“公有”,而应是“社会所...  相似文献   

9.
3月 10日 ,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行“私营经济性质”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30多人座谈汤在新教授在《南方经济》杂志今年第二期的论文《剥削及其存在的历史前提—再论私营经济的性质》 (以下简称《再论》)。会上汤在新教授首先简述《再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会议围绕“剥削”的内容、私营企业的性质、如何理解“普照的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会者大多数肯定《再论》的观点 ,认为是一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分析研究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性质及其收入的力作。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辽宋西夏经济史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约发表170余篇论文,出版著作主要有: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月出版)、姜密《宋代“系官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月出版)、卢向前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5月出版)、王曾瑜《锱铢编》(河北大学出版社6月出版)、韩茂莉《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月出版)、魏花仙《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7月出…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唐宋钱法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唐宋钱法研究的现状,认为从经济史、金融史等角度的研究占据绝对优势,从国家立法层面而言,关于钱币铸造、流通、监管等领域法制演进的基本情况并不清晰.作者认为:隋唐两宋时期,钱法的直接法律规定相对简略,惟见于《唐律疏议·杂律》“盗铸钱”条,以及《宋刑统》相同条款.除此以外,唐宋“钱法”厘革兴替多以诏敕形式发布.唐宋钱法研究的路径,研究主要致力于唐宋变革时期在货币法制层面的主要表征,旨在突出这一历史时期货币立法的变迁轨迹,融汇前人论著的基础上厘清唐宋时期货币立法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读了今年第9期《新西部》登载的《我是谁?向何处去?——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的讨论》,我不禁想起一句佛家语:“众生皆平等”。然而,我们不是吃斋念佛之人,达不到心无杂念、六根清静那种境界,所以在生活中见到的不公或许早已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先秦时期的官府工商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被称为“工商食官”。“工商食官”语出《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韦昭注云;“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廪之。”据此,我们说周代有官府工商业的存在大概是  相似文献   

14.
一,概说 关于《合同法》第58条之争议焦点集中于因合同无效而导致财产返还请求权的性质问题。理论界盖有2种主流观点:一、认为该财产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性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二、认为该财产返还请求权性质属于物上所有权返还请求权。最近,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时报》4月29日】我认为中国在下半年会进入一个出人意料的减息周期。 这并不是一篇讲政府的货币政策“应该怎样”的文章——而是关于它“会怎样”。这是一个冷静的预测,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梦话。我认为下半年中国会开始一轮新的减息周期,原因有五:  相似文献   

16.
198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的罗威廉教授新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是一本对十九世纪汉口商业经济有着极丰富内容和独到见解的权威著作。该书的重要贡献,除细致阐述汉口作为商业中枢对有关地区各种商品集散转输起着综揽大局的作用以外,特别对商业行会的发展作了详尽的论证与精辟的分析。该书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为汉口“商业中心”,分章叙述1.十九世纪的汉口,2.汉口的商务,3.盐务贸易,4.茶业贸易,5.汉口的信贷与金融,6.政府与商业。第二部分为“城市社会组织”,分述7.乡籍在一个城市外来客民中的意义,8.行会结构,9.行会职能,10.行会与地方政府。本书的书首有城市研究理论的导言,书末有汉口商业行会形成了政治力量的结语。本文先对该书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的研究,与往年大体相同,但是也有值得关注的亮点,这就是生态研究受到了重视,尤其灾荒史的研究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绩。传统经济评价 唐宋社会经济变迁,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厦门大学举行了“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也举办了“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直接体现。在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笔谈中,阎守诚《从唐代看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强调,从传统经济的发展看,唐前期仍然具有从秦汉以来古代社会前期的特点,即自…  相似文献   

18.
周晓 《理论观察》2007,(4):198-198
一、关于“一人公司”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合理性问题《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一人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施行条例规定,“一人公司”向其股东(自然人)分配税后利润,股东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这种征收格局是否存在重复看法不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存在重复征税。因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一人公司”,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投资者个人;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重复征税。因为投资者设立的“一人公司”和投资者(自然人)是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取得较大成绩,在两宋货币史、宋元商业贸易、地域经济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出版专著、论文集有: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中华书局0 2、12 )、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11)、王《驾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南方出版社0 6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0 )、《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收入…  相似文献   

20.
1999-200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继续向前发展,其中人口、货币研究成果较突出,生态史学受到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二年间约发表研究论文近年140篇,出版的经济史著作有: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虞云国《中国太源史.宋元时期》(中华书局1995年5月出版)、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姜锡东、人涛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宋辽夏金卷、元朝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李华瑞主编《中国改革通史.两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高聪明《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史继刚《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吴松弟《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卷》(复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出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