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畅 《现代经济信息》2014,(22):163+168
贸易引力模型是研究一国或地区与他国或地区进行双边贸易时,发现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并预测两国未来双边贸易发展趋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经济模型。该模型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也可以起到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从贸易引力模型的介绍出发,阐述贸易引力模型的主要作用,并将其引入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之中,说明大力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跨国经济、技术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乔清  韩峰 《经济与管理》2012,(9):14-17,2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与规模令世人瞩目。以2000-2010年期间中国和14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等变量的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各因素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国(地区)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文化以及贸易制度安排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促进我国同贸易国(地区)的贸易流量,而距离对我国贸易流量的阻碍作用仍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力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省对东南亚、南亚14国的贸易出口量与各国的GDP以及是否属于同一贸易组织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云南省对属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出口流量要多于对非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因此,云南省为促进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出口流量应注重减少距离因素的影响,而对非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而言,应将重点放在云南省自身建设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扩展,研究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签订FTA合作协议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中韩之间签订FTA对两国之间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贸易总额将会增长近60%。本文建议中韩两国在保护各自敏感部门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自建交以来,两国双边贸易额逐年上升.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更为频繁,这可能对两国贸易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汇率波动与中韩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FTA成员国进口的贸易流量数据,从微观的HS-6位数产品层面上估算了FTA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计量结果,本文将要素资源禀赋、文化契合度、贸易自由化程度指标等因素加入到引力模型中,同时为了更好地衡量全球生产网络,测量产品内分工程度,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计量结果表明,FTAs的建立在促进成员国总体贸易流量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展。  相似文献   

7.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以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贸易潜力分析得出:经济规模(GDP)、空间距离、人口及制度安排(APE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8.
引力模型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效应分析和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献综述 (一)引力模型的提出和基本构架 Tinbergen(1962)和Poyhotnen(1963)最早分别独立地提出了贸易引力模型。简单来说,这个模型表现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特征,是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一特性与物理学引力经典模型的共通之处使它得名。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形式为Tij=AYiYj/Dij。其中Tii为j国和i国两国的贸易量,A为常数,Yi和Yj分别为i国和j国的经济总量,Dij为两国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原载: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 2008我们考虑用异质性企业来阐述一个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符合数据的许多专有特征。特别是这个模型预测了两个国家间存在正的或零贸易流量,并且出口企业的数量因目的国的不同而不同。由此,贸易摩擦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可分为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两部分。前者是指每个出口企业的贸易量,后者是指出口企业的数量。这个模型生成了一般化的引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2002年到2012年间中国对30个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及流向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两国平均人均收入水平、两国是否同属于APEC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两国之间森林资源的差异、人民币对出口对象国货币的汇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样本国家(地区)人造板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姚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77-180
选取东盟内外共23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引入CAFTA虚拟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别分析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显示,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间贸易流量的解释有效,CAFTA的成立促进了中国从东盟各国的进口贸易,反之,对中国想东盟的出口则没有显著地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产生了较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综述,结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现状,首先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其次通过选取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2004-2013年的纺织服装贸易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国双边的经济总量、区域自由贸易组织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显著性.最后,文章运用得到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主要纺织服装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恬嘉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68-171,174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两个虚拟变量进一步阐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效应问题。结果表明,GDP和距离两个变量对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双边贸易有显著影响;从贸易效应方面来看,中国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使区域内产生了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它对中国与非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度影响较小,贸易转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分析了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九个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贸易政策,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从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发现,在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一国产权的保护程度对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产权保护的程度和政府干预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贸易引力模型是进行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对吉尔吉斯斯坦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流量进行的分析表明,邻国因素、是否为独联体成员和国民经济规模是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薄弱的国民经济基础和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吉尔吉斯斯坦发展对外贸易的制约很大,吉尔吉斯斯坦外贸主要依赖于矿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互联互通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地域和国别范围开放的前提,借助中国与沿线国家2010-2017年的贸易、人口、共同语言等数据,以及互联互通因素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联通及贸易畅通的水平量化数据,并引入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投行成员国等影响因素,从出口和进口两个维度,以传统引力模型为比较基准,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的核心变量及贸易非效率项对中国及沿线国家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进口效率平均水平落后于出口效率平均水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8.
王维然 《经济论坛》2009,(14):113-116
本文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对哈萨克斯坦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流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经济规模、距离、铁路运输是影响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目前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潜力已较小,需开发新的增长点来带动中哈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蒙贸易的互补性,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探究两国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蒙主要是产业间贸易,有互补的贸易需求;两国贸易为"潜力开拓型",潜力值波动不明显,还有未被发现的贸易潜力。中蒙应加强互联互通,在保持原有贸易模式的同时,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2017年,中越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的签署,2018年两国水产品贸易额相比2017年增幅超过100%.本文在对中越水产品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2018年与中国水产品贸易排名前15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来探究影响两国水产品贸易的因素,为促进中越两国水产品贸易的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