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上市板块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造假案已屡见不鲜,其动机和手法也多种多样。本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切入点,首先描述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再结合简要的案例描述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条件及手法,最后提出监督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也一直层出不断。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及其常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青  汤晓蕾 《企业研究》2012,(10):101-103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以规范的治理结构而闻名。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许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采取的造假手段手法隐蔽,影响恶劣。对于大规模涌现的上市公司造假潮,是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本低,投资者维权的成本高,内部会计监管不完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则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运行中问题不断,从琼民源、银广夏、丰乐种业、ST生态、PT粤金曼、ST中科、ST康达尔、亚华种业、正虹科技、欧亚农业等,财务造假大案接连发生,所有这些造假不仅直接侵害前端投资人和后端农户的利益,而且也影响了国家的农业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从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关系方面研究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严重损害着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分析财务造假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指出财务造假的手段及识别方法,并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到真正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了证券市场发展与完善的一个巨大障碍,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愈发复杂隐蔽,虚拟客户,虚拟销售,不合理的收入确认,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方式虚增收入,甚至形成造假"一条龙",致使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病。全面治理财务造假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角色、证券监管、司法介入与法务会计综合构建系统化机制。在我国,财务造假的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原因,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中介机构的行业管理体制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危机问题,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相关法律规范体系的配套问题,等等。然而,规范会计主体会计行为的会计制度不完备性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会计制度最基本目标是:(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频出,财务造假更是江河日下。本文通过分析康得新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找出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最后从康得新造假案出发,对所有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财务造假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其中不仅有轰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康事件”,也有轰动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瑞幸咖啡造假事件,22亿元造假金额爆雷的同时,也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信息披露存疑、内部治理失衡、审计独立性缺失是其造假的根源所在。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成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灵魂拷问。而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的颠覆性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时间戳等特性著称,而这些特性正是攻克财务造假难题的“克星”。因此,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解决财务造假研究,以期为“区块链+财务”的应用落地提供理论依据,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由于农业上市公司在激励约束和监督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而导致经营者作假舞弊,进而危及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让人触目惊心。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恩志 《会计之友》2013,(21):53-55
上市公司绿大地欺诈上市、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财务造假。文章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国内外财务造假处罚结果,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及监管者监管效率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监管者唯有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从重处罚财务造假行为、提高监管效率,从严监管中介机构,建立集体诉讼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才能从源头和结果上真正减少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康美药业于2019年8月16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其收到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在澄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康美药业重大报表重述到底是会计差错还是财务造假不同看法的同时,也留下众多疑惑。基于此,从公司治理机制、银行扮演角色、存货金额调整、多交税款退还、非法得利处理、造假起始年份、股东损失赔偿、审计机构轮换等方面,提出值得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深思的八个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针对造假个案的质疑,也有如何处理造假的建议,对于监管部门处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如万福生科、新中基、海联讯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的体现。2015年7月曝出日本东芝公司连续7年财务造假案,是继2011年奥林巴斯财务舞弊案之后,日本企业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案件。文章着眼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经济新闻,简要回顾了日本东芝财务造假事件的背景并深入剖析其造假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企业文化、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病,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进而得出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启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内部监督职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完善外部审计监督体系,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定义,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凡是故意或有预谋的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的行为都属于财务造假,由于重大疏忽或过失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包括在内。在现有的资本市场制度下,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一般说来,我国财务造假的手段主要包括:虚构交易事实、利用收入造假、不恰当地应用会计准则披露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康美药业2019年4月底发布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的区别再一次成为会计和审计业界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康美药业及部分其他上市公司差错更正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的区别,并探讨了对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和财务造假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