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树红 《发展》2014,(6):J0056-J0062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我县投入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目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合力攻坚,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提速增效、总体进位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吕鹏举 《发展》2012,(6):42-43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省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开启了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新征程,绘就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崇信县将紧密结合县睛实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全省经济强县为目标,坚持牛果菜富民、煤电化强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主导、统筹城乡、富民强县四大战略,着力提升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开鲁县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通辽市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工业强县、商贸活县、产业化富民”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魏啸亮 《首都经济》2006,(11):66-68
近年来,通过深化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密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态密云、休闲之都”的品牌已深入人心。今年1月,在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密云政府提出了用4到6年时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如何打造出具有密云特色的生态经济.并最终实现“保水,富民,强县”的总目标?日前.记者就密云的生态经济特色及发展休闲经济的基本思路采访了密云县县长王孝东。  相似文献   

5.
王天骏 《发展》2006,(12):29-29
近年来,甘肃省临洮县按照“发展抓项目”的总体要求,从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特点出发,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抓手,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使项目建设在强县富民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7倍。在项目投资的强势拉动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财政收入连续三年超过亿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塞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1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413亿元:2006年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07至2009年连续三年跨入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0强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吴旗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今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项目带动、开放带动”战略,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和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 2004年,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按照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早日跨入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全县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坚持改革开放,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优质粮食作物县”、“对外开放重点县”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乾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县富民为目标,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力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乾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县富民为目标,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力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2.
马东升 《发展》2014,(6):J0035-J0040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2013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州委和县委总体发展思路及州县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1亿元,同比增长18.5%,农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7.8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39.98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颁5.33亿元,增长21.5%,大口径财政收入2.25亿元,增长5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亿元,增长77.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201元,增长22%。  相似文献   

13.
会同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业是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199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科学决策,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由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跨越的战略目标,把加快林业建设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在全县上下掀起了林业“二次创业”的高潮。3年过去了,林业发展究竟如何?最近,我专门抽出几天时间,对全县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林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切实加快“林业强县”的建设步伐。一、我县林业发展现状(一)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林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森林资…  相似文献   

14.
在2012年初召开的志丹县"两会"上,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坚持项目带动,扩大改革开放,加强民生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城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努力建设富裕志丹、文明志丹、幸福志丹"的目标.这个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非常符合志丹县的实际,受到全县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和赞扬,也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业劲头.这幅"十二五"发展蓝图,都归结到了"富民强县"四个字上,充分显示了县委、县政府高度的民生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张世军 《发展》2014,(6):J0027-J0034
2018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六大产业”,奋力打造“六大基地”,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们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立足县情,理清思路,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启动实施了四大战略,力求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四个突破,力争98年全县新发展个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甘肃省通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渭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定西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科教兴县、文旅活县"战略,坚持走以生态化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重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县林业发燕尾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发展》2017,(11):63-64
近年来,漳县县委、县政府把县域经济发展升级作为推进全县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生态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五县战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县域经济是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及省市对县域经济发展重视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郡县治,天下安”这句古语来强调县域经济的重要性.省十三次党代会专门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贸》2008,(19):80-87
曾被誉为中国革命红都的志丹县.孕育了民族英雄刘志丹等数以千计的优秀儿女,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今天.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13万奋斗不息的志丹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以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为目标.全力实施着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六大战略,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工作》2007,(4):F0002-F0002
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工业强县、商贸活县、产业化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和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