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毅 《发展》2011,(10):6-10
一年一度的全省研究室主任座谈会今天在美丽的黑河湿地公园城市张掖市召开,我首先代表省政府研究室向各市州研究室、特别向张掖市委、市政府和张掖政府研究室一年来对省政府研究室的工作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和菲—罗模型,对张掖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构成中占据绝对优势且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特别是以丝路文化和裕固族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张掖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对文化生态旅游内涵的分析和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思考,提出张掖市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制度是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变量,西北地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制度供给不足。基于"三权分离"的张掖景区经营权转让改变了原有产权合同,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张掖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变迁主体是临泽县、张掖市两级发展型政府行动集团,次级行动集团的制度变迁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变迁方式属于渐进式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景区经营权制度变迁的动力为发展型政府的创新追求和利公、利他的社会效益追求。张掖景区经营权制度变迁对西北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富集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动张掖市红色旅游快速发展,需要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努力"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提升旅游形象品牌的竞争力,加快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创建工作,开展张掖"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创建张掖"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加快实施一批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中国工农西路军纪念馆品牌影响力,挖掘高台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将高台县确定为全市红色旅游功能区和龙头,结合胡杨林等自然景观、骆驼城等人文景观把高台县打造成红色旅游大景区,培育成西路军红色旅游全国知名品牌;以旅游带动优质特色农产品、工艺品、工业品营销,更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变革红色旅游特色产品和商品经营模式,更好带动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张掖市"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为实例来测算旅游产业对张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包括旅游业对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度,提出了张掖市旅游业今后持续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文章以数据证明了旅游产业是张掖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具有持续发展空间的优势产业,也是张掖市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所依靠的产业。  相似文献   

6.
刘雅琴  杜翠泽  扁俊 《发展》2014,(3):60-62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洲城市。生态对张掖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发展生态工业是对生态背景下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应有之义。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张掖市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工业经济格局,但与建设生态张掖的要求相比,与转型跨越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张掖实际的生态工业发展之路?本文从统一思想认识、理顺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永乐 《中国西部》2013,(35):78-85
甘肃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而张掖黑河湿地公园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市湿地。这一片总面积达316万亩、仅市郊就达3万亩的湿地既记录了张掖辉煌的过往,也恩赐了今天张掖围水草而居的生态人文。  相似文献   

8.
张掖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积极的成效.利用富集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参观旅游,需要提升内涵建设,构建协同发展格局,规范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注重资源整合,将红色遗址遗存连点成线,主动对接国家、甘肃省的红色旅游规划建设方案,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加大红色旅游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变革红色旅游特色产品和商品经营模式,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与各种旅游资源相互融合,以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张掖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自忠 《发展》2015,(1):55+57
张掖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张掖市总结推广甘州区前进村"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四化"村模式,探索建设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富有张掖区  相似文献   

10.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西北交通的咽喉.张掖生产条件优越,是甘肃省商品粮、商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张掖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广袤的绿洲,雄伟祁连,绿茵草原,戈壁沙海,晶莹冰川,构绘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张掖题写了"金张掖",赋予了张掖新的内涵,时隔8年,于2000年6月17日至18日再次赴张掖考察,并满怀希望地题写了"再铸金张掖辉煌"的题词.  相似文献   

11.
周元圣 《发展》2015,(1):46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绿色建筑推进行动,如果能够抢抓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机遇,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张掖必能加快生态建设,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建设品质,从而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城镇化建设之路。一、张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近年来,张掖市立足"一山一水一  相似文献   

12.
林娜 《中国西部》2015,(3):58-65
<正>张掖,地处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有"甘州"之称,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张掖,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到张掖旅游,您便会领略到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光胜地,如:月氏黑水国遗址、长城烽燧、唐代五松园遗址、西夏大佛寺、临松山马蹄石窟等。但到张掖旅游,您最不能不去的景点就是闻名遐迩的七彩丹霞山自然风景区。这里的景点仿佛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  相似文献   

13.
杨晓媛 《发展》2013,(2):86-87
一、张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力争将张掖建成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重点抓好“一中心、两园区、七基地”建设。“一中心”即张掖市文化交流中心;“两园区”即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区;“七基地”即湿地沙漠文化产业基地、丹霞文化产业基地、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基地、裕固风情文化产业基地、黑水国生态文化产业基地、山丹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民俗工艺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天交所要闻     
《产权导刊》2016,(6):71-72
天交所助力甘肃省张掖市中小企业发展
  4月14日,天交所与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政府、深圳中金海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中小微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和交易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设立天交所张掖企业服务中心,助力当地中小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张掖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姜列友,天交所总裁夏龙江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5.
张大勋  何宗英  王金国 《发展》2014,(12):57-58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按照中央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张掖特色的"四化"新农村建设模式,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一、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是张掖市按照中央  相似文献   

16.
唐燕玲  王秋红  陈婧 《发展》2016,(6):52-54
运用张掖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张掖市工业中的重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对这些重点产业的集聚状况进行了测度,并结合张掖实际提出了重点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本文试通过对张掖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研究和分析,阐释张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张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发展张掖生态林业,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关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快讯》2010,(31):20-21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距张掖市40公里外的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介绍,张掖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相似文献   

19.
Briefing     
正快讯·四川: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云南:《洱海保护公约》签约仪式在大理市大理镇龙龛码头举行,公约倡议绿色经营,环保出行。·云南:云南与越南北部四省签署林业及野生动物保护合作协议。·西藏:阿里拟建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新疆:新增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52个。  相似文献   

20.
陈清 《魅力中国》2010,(33):124-124
一个偶然的机会,甘肃的朋友向我介绍了张掖市的市容及产业发展布局,及正在寻求的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国际间的合作需求。偶然谈话间,张掖大佛寺却最终成为了话题的焦点。张掖大佛寺的神秘,加上史上知名人士的虔诚拜访,又给这大佛寺增添了隆重的神话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