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云龙 《金卡工程》2004,8(4):36-36
近期,本刊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及金融机构的来信,反映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异地通兑功能行骗的案例。随着国内银行卡应用环境的改善及人们用卡意识的提高,利用银行卡进行异地通存通兑成为老百姓常用的资金流动方式之一。但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给少数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以至上当受骗。本期刊登的《谨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异地通兑功能行骗》一文,以事实揭露了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期,看到人行上海分行一份通报,本市某银行被不法分子冒充法警诈骗该行开户企业存款,几乎得手,幸亏核对时发现疑点而识破其伎俩。经排查,又发现另一营业机构也发生相同事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银行卡诈骗可以说屡见不鲜,克隆卡、安装探头、张贴虚假通知等事件时有发生,当人们对这些诈骗伎俩的警防性也越来越高时,不法分子也在不断“发明”出更新的诈骗手段。这里列举一些案例给广大持卡人警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银行卡的诈骗犯罪可,以说屡见不鲜,克隆卡、安装探头、张贴虚假通知等等,人们对这些诈骗伎俩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但不法分子们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断“发明”出更新的诈骗手段,近期浙江等地就发生了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银行卡诈骗案件,使持卡人蒙受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广大持卡人有必要了解这些新的诈骗伎俩,以加强防范意识,维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反假币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假币这个"毒瘤"并没有完全消除,且不法分子伪造、变造货币的手法与伎俩不断翻新,对反假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发票有“第二人民币”之称,受利益的驱使。制造、销售、贩卖假发票一直是不法分子追逐暴利的惯用伎俩。我省地税机关历来重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省局还成立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与协调全系统的行动。最近,各级地税机关与公安机关联手,相继破获了一系列案件,有的案件得到了公安部的肯定,极大地震慑了不法分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银行卡的诈骗犯罪可以说屡见不鲜,克隆卡、安装探头、张贴虚假通知等等,人们对这些诈骗伎俩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但不法分子们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断“发明”出更新的诈骗手段,近期浙江等地就发生了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银行卡诈骗案件,使持卡人蒙受较大经济损  相似文献   

8.
“互通难、协同难、共享难”是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就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工作而言,实现“数据跑路”和“审核去人工化”,是便利又防伪的选择。但现实工作中,纸质证明材料和人工审核在各地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通过伪造证明材料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是不法分子欺诈骗取社保基金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9.
顾剑 《金卡工程》2002,(1):50-54
现代计算机技术无所不在,网络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各种无纸的金钱交易中,不法分子怎样进行不法活动,所使用的手段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本从理论上介绍几种不法分子可能使用的技术手段,以使大家在理论上对这些手段有所认识,为各自的防范做些必要的知识准备。中例子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实际上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变化,这点是读需要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银行卡犯罪案件不断增多,不法分子以银行卡为载体,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银行自助终端等手段,通过短信诈骗、复制和篡改他人银行卡信息等形式实施银行卡犯罪。银行卡已成为不法分子归集与转移诈骗资金、非法使用他人账户资金的主要工具和作案对象。因此,深入分析银行卡案件反映出的银行卡账户和与其关联的支付账户开立、使用和管理,以及居民身份证管理中存在难点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对有效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各媒体纷纷报道了工行北京分行、中行内蒙古分行和交行香港分行等银行的网站被人冒用,导致许多持卡人被不法分子窃取钱财的案件。现在,不少人已经选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银行缴费、转账、炒汇、购物等,部分客户怕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不法分子“卷走”,“网族人”也开始到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不法分子作案的方法与特点,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笔总结了一些网上银行登陆密码的使用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09,(7):2-2
近期国内知名媒体就不法分子针对网上银行实施犯罪的行为,进行了集中曝光,在社会上,特别是网银用户中,引起强烈反响。近三成接受调研的用户表示将减少使用,近六成的潜在用户表示将推迟使用网银。  相似文献   

13.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8):32-3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心正在酝酿推出网银动态密码,网银使用每次登录时输入的密码都不一样,从而杜绝不法分子通过盗窃固定密码盗取资金。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大力拓展市场的机会,递交虚假申请,骗取信用额度,在一定程度上给贷记卡业务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现将使用虚假资料办理贷记卡的基本情况、风险成因和对策进行整理分析,以供同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米格 《时代金融》2004,(11):44-45
<正>上市公司造假伎俩 伎俩一:为达到直接融资目的,包装利润上市,如红光实业和东方锅炉欺诈上市的违规行为。 伎俩二:配股前操纵净利润,如福建三农、襄阳轴承、燃气股份三家公司均在2000年3月刚实施配股,转眼公布的中报竟然成了亏损公司。  相似文献   

16.
新税制执行以来,为堵塞不法分子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骗税行为,围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税务机关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使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完善,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非法利益的不法活动。……  相似文献   

17.
冯怡 《齐鲁珠坛》2012,(5):57-59
洗钱过程实际上是资金不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商业银行是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不法分子利用商业银行存取现金、转账、购买金融产品等将非法所得合法化,客观上使商业银行成为整个洗钱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POS机套码交易是一部分商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惯用伎俩,随着“史上最严”银联卡业务规则的正式落地,商户套码、信用卡套现等问题有望被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计算机技术无所不在,网络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各种无纸的金钱交易中,不法分子怎样进行不法活动,所使用的手段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本文从理论上介绍几种不法分子可能使用的技术手段,以使大家在理论上对这些手段有所认识,为各自的防范做些必要的知识准备.文中例子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实际上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变化,这点是读者需要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不法分子可谓无孔不入,且手段不断出新.令人防不胜防。近日,笔者与一位在工商银行工作的朋友聊天时,得知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一位他行客户的网上银行绑定了U盾.但仍然被不法分子诈骗走了高额款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