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霸权之翼: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维度剖析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指出国际制度的“刚性”发展进一步凸现了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评析国际制度与霸权、霸权战略的关系,指出制度安排是霸权结构的核心,制度手段是霸权护持的主要途径,利用和改造国际制度是霸权延展的主要方式。本文重点剖析国际制度与美国霸权的关系,强调国际制度战略为“美国霸权之翼”。 相似文献
2.
霸权国自古就存在,但当今世界唯一的全球霸权国就是美国。美国在追求全球霸权的时候,并未完全采用历史上其他霸权国所推崇的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政治为主的权力霸权方式,而是利用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并且将其演变为政治上的支配权,对国际制度进行主导,即制度霸权。美国的制度霸权是指美国霸权与国际制度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制度为美国霸权提供了便利的权力资源,其本身也成为美国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公共物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被国际关系学者用来分析霸权,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霸权稳定论"。本文主要利用国际公共物品有关的理论来分析美国的制度霸权。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以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特立于世,是高度出口依赖、本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出口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运营是主要经济支柱,国际人才战略是新加坡立于不败的根本。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新加坡应对措施及时、适当,加之国企公司治理制度的良好基础,使得它在2009年迅速恢复元气。新加坡成功的国家治理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理解中国转型:国家战略目标、制度调整与国际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后,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两类发展中国家:一类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其中部分国家已经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一类是冷战结束以后出现的从中央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这些国家不仅面临着发展问题,而且也面临着转型问题。发展和转型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作者以中国转型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案例,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回答如下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受到什么样的国内约束以及中央政府如何进行制度调整?国际力量如何影响中国国内的制度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框定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次序以及速度,并使得中国在过去20年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顺利地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演化机制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指出这次危机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持续了60多年的一轮超级经济繁荣周期的深刻回归和清算。并进一步探讨了此次危机对深化、完善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后,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两类发展中国家:一类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其中部分国家已经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一类是冷战结束以后出现的从中央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这些国家不仅面临着发展问题,而且也面临着转型问题。发展和转型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作者以中国转型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案例,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回答如下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受到什么样的国内约束以及中央政府如何进行制度调整?国际力量如何影响中国国内的制度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框定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次序以及速度,并使得中国在过去20年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顺利地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7.
国际制造业发展新态势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兼论国际金融危机对上海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国际分工背景下,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文章从总结国际制造业的最新态势着手,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并以上海为例展开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2009年给上海市的出口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一度引起外商投资企业对上海的投资减少,不过,也为上海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日益严重的冲击,东南亚各国先后出台了不同内容和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尽管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已经取得较为良好的成效,但这些经济刺激计划本身存在不足之处。东南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某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国生物能源战略与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遏制石油价格上涨,减少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美国加紧实施生物能源战略,将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供需失衡使粮价快速上涨,进而引发了全球的粮食危机。化解美国生物能源战略对全球粮价的冲击,要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注重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加大对贫困国家的粮食援助。 相似文献
10.
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度有效性的研究是国际制度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作者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借鉴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操作方法(即影响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并引入了干涉变量,重点分析了影响国际制度有效性的3个要素,即权力、合法性以及国内政治。作者认为,权力是一种外生变量,对制度作用的发挥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权力构成了制度运行的结构框架;合法性是一种内生变量,内化于制度的有效性,它是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国内政治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作用的干涉变量。作者试图通过上述3个变量来构建出分析国际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各国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体系本身的特殊性,其既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了大量的风险。世界范围内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风险的严重紧迫性和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构建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筛选恰当的预警指标,能够相对准确的预报警情,确定危机来源,判断危机大小就显得迫切重要。在此对国内外流行的金融危机预警方法的基本原理、模型的发展和缺陷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为我国金融危机预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话语权及中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话语和话语权的相关理论,作者解读了国际金融话语权所涉及的谁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说等层面的内涵意义,分析了国家中心主义、建构主义、国际金融属性、国际金融利益指涉性、国际话语支配性、国际货币权力相关性的六大本质特征。其中,谁对谁说主要指谁是话语实施者、谁是话语对象以及国际金融现实建构权归谁所有的问题;说什么包括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身份的定义权、话题选择权和事务的主导权等国际金融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何说则关系到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等问题。在现有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格局中,存在霸权-非霸权的话语分布结构,其功能包括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与稳定的积极作用和制造发展幻觉、用假象替代真实、安排等级、树立国际权威等四个方面的消极作用。作者认为,由于国际金融话语霸权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单极,中国应该理性选择沟通、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从强化话语权意识、构建本土化金融理论、增加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主动设置国际金融议题、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争夺国际金融定价权等六个方面来有效提升自己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与现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目前面对的环境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特别是研发问题、市场功能问题和产业结构问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三个方向:一是注重研发,二是市场转型,三是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Yongil Jeon 《Global Economic Review》2013,42(2):145-165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banks, domestic and foreign, in Ko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examining how the profitability of those banks differed and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explain why those differences existed. The performance of Korean banks deteriorated dramatically in 1998 with most banks recovering somewhat in 1999. Foreign banks did not experience the same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performance as a rule. Overall, the domestic Korean banks suffered more severely from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an foreign banks. Several possible explanations exist. First, foreign banks, unlike domestic Korean banks, were not subject to credit allocation directives from the Korean government to selected, favoured industries. Second, foreign banks, since they relied for governance on the mother bank in the home country, achieved higher efficiency and better 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Finally, foreign banks rely more heavily on fee-for-service income rather than loan revenue. 相似文献
15.
关键货币境外余额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变量,它不仅会影响关键货币的国际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也关系到境外关键货币持有国的经济稳定和储备资产安全。关键货币国通过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对境外货币余额的规模、资产配置、地区分布以及持有者结构实施管理,以便实现对外融资、获取经济安全和榨取财富等多重目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经济安全、国际博弈和对外融资的目的,美国大致会阶段性地吸引美元回流并调控其在国外的分布,但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国内的两党政治体制将使其境外美元余额的规模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张,因此人民币近期仍面临升值压力,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将会持续甚至加剧。随着中国国内资产价格的下跌,美元的升值和回流在中期时段内可能会冲击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如果美国不能控制其财政赤字,中国将长期面临美债和美元违约的巨大风险。中国需要降低宏观脆弱性,加速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摆脱美元陷阱。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技术演进流程以及杠杆放大效应,深刻揭示出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其实质就是泡沫创新及风险转嫁;同时从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危险性根源,总结出对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创新的若干重要启示。文章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信贷市场应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现货产品基础上且链条绝不能太长。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中美两国各自根据国情及危机产生的根源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及时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文从两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措施、实施的时间、目标、政策工具和力度、实施效果、经济恢复情况及目前仍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当利率接近为零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成为部分国家的选择。本文选择了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和作为全球最早采用过量化宽松政策又在应对这轮危机时重启该政策的日本,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两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各自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两国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和执行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力分析了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机构即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的职权,尤其阐述了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颁布以来美国食药监管的职权扩展扩充配置.同时,文章概括该局与联邦政府其他部门、地方政府及外国政府分工协作的关系和各自职权中集权性、统一性、主导性、专业性管理的特点,介绍了美国食品监管体系的财政经费来源和相关法律体系安排,并分析论述了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于我国食品监管体系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