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冰洁 《云南金融》2011,(2X):63-63
当前我国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的奇怪现象,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以及对内贬值的原因,并讨论内外失衡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较快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这种人民币对外购买力上升和对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相似文献   

3.
汇改以来,我国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一现象,宏观经济失衡,贸易顺差过大.那么,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问题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引入一种新兴的虚拟货币——比特币,通过实体货币和虚拟货币的结合运用,解决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存在着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的状况。对这种状况怎么解释,国内有媒体撰文说:对内贬值是人民币购买力降低,而人民币购买力降低是物价上涨;对外升值是外汇市场上外汇严重供过于求,而外汇严重供过于求的原因是出口增加,外资流入。这样的分析,自然能够成立。但是,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为什么会直接影响其对外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制度和面临的特殊发展阶段及发展背景出发,指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将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所面临的一种重要现象。人民币升值及其升值预期将带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在结售汇制度下发生货币倍增效应,给我国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人民币对内贬值即通货膨胀扩大了我国GDP的规模和国际排名,也给我国带来了财富效应。本文指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财富幻觉,并对这种情况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汇改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对外升值的通道中,但通货膨胀的趋势较为温和。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不减,通货膨胀率却开始攀升。进入2010年,特别是下半年,在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元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本文将就当前经济形势,结合一定宏观经济理论,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的成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美元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现象.我国很多的进出口公司以及跨国公司每年有大量外汇收入要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会给这些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的盈利造成很大的汇兑风险.因此,运用合理有效的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对冲和平抑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了.本文立足于运用人民币期货等相关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截止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约22.05%。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内按购买力计算的对内价值趋于下降,表现为国内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一路上扬,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日益明显。本文在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共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认识汇率     
本文从货币职能的本源出发,对汇率和两种汇率体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汇率的实质进行了定义;同时回顾了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经济冲击;最后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形成原因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其币值波动呈现出"剪刀差"的走势。本文对这种波动态势的特点、成因以及保持合理波动区间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便出现了间歇性贬值走势.尽管境外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贬值早有预期,并预示这种走势的延续性,但多数投资者认为这只是市场调整的正常反应,人民币汇率回到升值轨道上是不容置疑的,诚然,人民币随后的升值打消了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的顾虑,投资者建立了大量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头寸.然而,自今年4月人民银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以来,人民币升值动能逐渐消耗殆尽,贬值走势占据了上风.并在7月多次触及1%跌停,8月跌破年内新低.不仅如此,境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超过了香港离岸市场,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使得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僵化预期终于被打破.  相似文献   

12.
王冬琪 《中国外资》2011,(16):47-48
汇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二元难题也随之而来,即人民币对外面临升值的压力,但对内又面临货币贬值和长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对中国经济对内、对外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逐一分析了人民币的变革历程,二元难题,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今后的发展趋势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汇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二元难题也随之而来,即人民币对外面临升值的压力,但对内又面临货币贬值和长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对中国经济对内、对外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逐一分析了人民币的变革历程,二元难题,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今后的发展趋势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听到“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说法,按传统经济学的观点,通胀高的国家货币应当贬值,为什么我们一边高通胀一边快速升值呢?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共识是,因为贸易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导致人民币价格低估。可是为什么经过我们一轮名义汇率升值和物价上升之后,“双顺差”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愈演愈烈,以至于外管局要兴师动众堵截“热钱”流入呢?  相似文献   

15.
党红超 《金融博览》2012,(17):39-40
自去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便出现了间歇性贬值走势。尽管境外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贬值早有预期.并预示这种走势的延续性,但多数投资者认为这只是市场调整的正常反应,人民币汇率回到升值轨道上是不容置疑的。诚然,人民币随后的升值打消了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的顾虑.投资者建立了大量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头寸。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客观现象,立足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对促进货币价值内外均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货币价值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居民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同时,在国际上.人民币又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一国货币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必然伴随货币的对外贬值(汇率下跌),而目前人民币为何会“内贬外升”?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VEC模型研究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资金存量与升贬值预期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资金存量因素是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决定因素,近些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升值预期,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变动对于升贬值预期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必不可少,升贬值预期对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情况;应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以来,截至2007年3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4.78%,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9.92%,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1.29%。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直接给江苏省对外贸易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江苏地方的消费和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等项目。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给江苏外贸带来的影响,然后对外贸实际变化与理论预测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幻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形成一种财富幻觉,事实上,外汇储备和与其对应发行的人民币资产是一笔财富,其价值等于净流入的外汇储备,而不是后者的双倍。在人民币升值和预期升值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人民币出现对内贬值的情况,伴随着房价快速上涨和股市连创新高,国家和居民存在财富快速膨胀的幻觉。应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情况下出现的财富幻觉,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防范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