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阿阿胶有三千多年历史,在工业文明当中它渐渐被淡忘,这个品类被边缘化了,边缘化的特征就是低价值,低端消费人群,基本上在农村市场销售.进行定位之后,使它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下面我就把这个过程给各位做一个分享.战略选择与实施效果阿胶,因为出自东阿而得名.所以,东阿阿胶既是发源地,也是领导者,还是中华老字号,也是国家保密工艺.东阿阿胶有两个国家级保密工艺,一个是阿胶(福字阿胶),一个是复方配方(复方阿胶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也是国家认定唯一炼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单位,我就是传承人代表.  相似文献   

2.
袁皓冰 《中国经贸》2014,(9):137-139
一、历史财务评价 东阿阿胶1996年在深圳上市,至2013年,恰好18年。  相似文献   

3.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1,(36):66-68
这是一首与阿胶有关的民谣,流唱了千年。这首民谣唱出了阿胶的制作工艺.唱出了阿胶的制作条件.也唱出了阿胶的历史传奇……  相似文献   

4.
苏小和 《新财经》2004,(1):84-86
借助华润巨大的平台和无形资产,东阿阿胶能否成功实现变身  相似文献   

5.
阿胶再涨价,不菲的价格引发市场躁动。除缓解驴皮紧缺困境外,企业主动提价,更是从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角度做出的战略选择。9月13日.东阿阿胶发布了一则“即日起上调阿胶出厂价53%,零售价将做相应调整”的公告,瞬时引得阿胶市场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鲁大夫 《走向世界》2013,(43):74-74
<正>前段时间,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一纸公告,正式敲定产品提价25%的消息。提价后,价位每斤875元的阿胶块一次突破千元大关,涨到1100元左右,渐入奢侈品序列。和历次提价类似,东阿阿胶都将提价归结为上游驴皮资源紧张所致。按照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的说法,上游原材  相似文献   

7.
《中亚信息》2005,(5):F002-F002
新疆和田阿华阿胶有限公司是山东东阿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西部最大的一家中成药阿胶生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50亩,拥有资产4000余万元,年生产能力可达优质阿胶500余t,阿胶滋补膏2万余付,年产值8000余万元,创利润4000万元,具有雄厚的生产、技术力量与资金优势。  相似文献   

8.
杨苏 《新财经》2014,(1):58-60
原材料稀缺只是东阿阿胶的心结之一,另一个让东阿阿胶头痛的问题是,竞争对手正在不断蚕食阿胶市场。  相似文献   

9.
战略创新的有效路径——品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品类构建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阐述了品类构建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并比较了品类与品牌的关系;解释了品类构建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百年浮沉,曾经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国药瑰宝——宏济堂手工古法阿胶,经过宏济堂后人栉风沐雨地不断挖掘后,终于再现昔日风采。2014年12月21日上午,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济南阿胶制品有限公司(原宏济堂阿胶厂,以下简称"宏济堂阿胶公司")"百年品牌遵古炮制"宏济堂阿胶手工古法阿胶赏鉴会隆重举行。作为曾经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宏济堂阿胶传承者,宏济堂阿胶集团向社会发布"九天贡胶与十六种传统阿胶产品"。期间国医大师张灿玾、山东首席药材鉴定专家肖惠鑫、宏济堂阿胶第二代传人90岁高龄的靳士良先生对宏济堂恢复的阿胶联合监制盖印,标志着宏济堂阿胶百年精髓手工古法阿胶工艺完成世代传承和再度面世。  相似文献   

11.
近期,众多上市企业被报财务造假,东阿阿胶也陷入了舆论漩涡。  相似文献   

12.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隶属于央企华润集团。现有员工5000余人,总资产111亿元,市值450亿元,品牌价值371.34亿元。为全国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企业、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产业化示范企业,是国家胶类中药标准制定者,拥有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  相似文献   

13.
零售商实施品类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类管理是零售商与制造商以消费者为中心,将品类作为战略经营单位来共同管理,以提高经营业绩的零售技术。品类管理理念在我国零售业界已获得普遍重视,对于零售商实现其核心价值,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提升零售业绩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品类管理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中国ECR委员会“需求创造小组”2008年的调查表明:40家零售企业中80%已经启动品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东阿阿胶厂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产品”东阿“牌阿胶继1980、1985、1990年3次获国家金质奖后,1992年又获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新产品复方阿胶浆、阿胶(液体)获省、部优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和东南亚、香港、日本及以及西欧各地,阿胶生产总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70%以上…… 尽管成绩扉然,但通过对国内、国际市场缜密分析,阿胶厂的决策者们得出共共: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东阿阿胶要想叱咤国际舞台,还必  相似文献   

15.
百年浮沉,曾经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国药瑰宝--宏济堂手工古法阿胶,在宏济堂后人栉风沐雨地不断挖掘后,终于再现昔日风采。
  2014年12月21日上午,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济南阿胶制品有限公司(原宏济堂阿胶厂,以下简称“宏济堂阿胶公司”)“百年品牌遵古炮制”宏济堂阿胶手工古法阿胶赏鉴会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品类结构入手,通过分析全市品类结构和单箱价格的关系以及品类结构对利税的影响,从中发现品类结构与单箱价格变化、利税增长的内在联系。又基于历史发展的趋势,从需求预测的角度,对品类发展提出规划。  相似文献   

17.
全国毛驴存栏量可能仅在300万-400万头之间,整个行业无"皮"下锅的窘态可见一斑。正规原料短缺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大量需要驴皮的这个传统中药行业面临消亡危局。造假猖獗背后,相关部门对畜牧业等缺乏明确有力的扶持政策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巨大的利润诱惑着阿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品类管理理念的深入,“将品类管理置于商业企业商品管理中”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将品类经理如何置于品类管理之中”——对广大的商家而言,却还显得有点神秘。  相似文献   

20.
品牌的成功首先是品类的成功,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我们在品类没有一席之地,当然离品牌之路也就更远了。纵观中外一些著名品牌,他们无不是首先占据了某个品类的领先地位,方才逐步成就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诸如:在软饮料市场,可口可乐是碳酸饮料的霸主,王老吉是凉茶的始祖;在门酒市场,茅台是酱香型的领导品牌,五粮液是浓香型的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