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2.
中国"人世"后,农业和农民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如何使农民通过增收尽快富裕起来,这是当前小康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战略的角度看,农业受到冲击是我国今后必须注意防范和化解的主要风险;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我国今后必须特别注意解决好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增收,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一号文件"的出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心系民众、求真务实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收入。但是近几年农民增收困难,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以制度创新克服、消除制度性因素的约束,对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4∶1,如果扣除实物性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5∶1或6∶1。近几年来,党和政府花大力气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过慢的问题,但农民收入问题仍然处于胶着状态,那么农民收入问题为什么如此难以解决,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温饱、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温饱、小康和现代化。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民口袋里没有钱,消费水平低,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基础不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十五”时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要高于“九五”时期。 相似文献
6.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小康社会的宏伟日标。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的核心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民市民化要赋予完善的政策机制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包括:赋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赋予农民合法的财产权益;赋予农民共享现代文明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要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建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框架.其核心内容有三点:一是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转换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改善农民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在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2元,实际增长4.3%,但比上年仍减少了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2:1,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扩大.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不仅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而且还要求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以牺牲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代价,以保障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的种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的全局地位是动态演进的。当前,中部地区已经具备从发展支持区转变为基本经济区的条件。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以及建设成基本经济区的要求,需要在中部地区现有"三基地一枢纽"定位基础上,增加"五区"的内涵,即建成国内市场密集区、对外开放拓展区、创新驱动示范区、四化协调先行区和生态文明核心区。与此相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思想、战略与政策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创新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创新是由科学、民主、艺术三大要素围绕利益的创造和分配所形成的平衡结构,三大要素相互作用形成规则、方法、权力三大实现机制。前者是政策创新的基本属性,后者是其活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创新是科学化、民主化、艺术化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地制度曾以帕累托式改革绩效实现了向集体制度的变迁而被世界所瞩日。然而,农村经济在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农地集体制度面临着种种困境,并制约了制度潜力的发挥,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向着产权明晰化、使用权制度多样化、法制化以及配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在1979年-1980年,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整形现出同向变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农业产值增长幅度,是建国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时期,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出现了徘徊和低速增长,与农业发展比较呈出出异向变动,甚至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现象,第三阶段,到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才又有所提升,复归到与农业发展基本同向变动的轨道上,然而并没有完全恢复到改革开放初期水平,并且还出现了异向变动的苗头,以致庞大农村市场启动乏力,是近几年我国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应当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问题相当严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增加其科技含量,促进其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使中小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集群企业的创新离不开集群各个要素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离不开作为集群知识提供的重要组织创新平台的支持。应用集群创新平台理论、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建立了创新平台战略导向下的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的模型。通过182个集群企业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创新平台的不同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对集群企业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而知识获取模式的不同在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不同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借助我国2004—2016年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法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法对我国城市间的科技创新差异展开综合分解,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和营造整体创新环境这四类创新政策均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比较不同创新政策的重要性可发现,政府的科研资金支持是引导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其后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政策,整体创新环境方面的政策影响力目前虽然最小,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政府支持创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发现,资助科研单位的原生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比直接补贴企业更有助于扩大城市科技创新建设的成果;此外,我国多数地级市政府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仍然偏小。地方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应在打好不同创新政策“组合拳”的同时,重点加大对科研活动的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地方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政策市一直是中国市场上投资者的一块心病。出其不意的政策,总是让投资者人心惶惶。或许,这也是中国市场上总是投机气氛浓烈的一种文化或体制因素使然吧。提高政策 相似文献
20.
The question addressed by the paper is whether standard proceduresand widely accepted insights of competition policy remain validwhen one deals with potentially anti-competitive conduct ininnovative industries. The question of appropriateness arisesbecause competition in these industries displays features thatare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encountered in traditionalsectors of the economy. Competition is for the market ratherthan in the market, dynamic aspects of competition matter morethan allocative aspe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reinforce network effects present in knowledge-based industries.The paper examines why these differences matter with respectto market delineation, assessment of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and predatory conduct. It also raises the question as to whatextent competition law limits the innovators' rights not tolicense their inventions to others, especially when they correspondto essential facilities. It explores the problem created byexcessive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hold-up problem that arisesin a context of sequential innovations. It examines the antitrustposition in regard to the treatment of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among holders of IPRs, such as cross-licences, patent-pools,and joint-standard settings. Finally, it presents a discussionon a possible role of competition law in shaping intellectualproperty laws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intellectual protection and antitrust rul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