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海荣  李浩  靳娟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5):中插29-中插32
国家中心城市对其区域内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中国最早一批的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而新一批国家中心城市则分布于中西部地区.通过以新一批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以及周边相邻地区2010-2018年城市发展的宏观经济数据,基于改进的空间引力模型对郑州周边城市经济辐射的时空特征进行测度分析.以2016年郑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为节点,将政策落地前后郑州对周边区域经济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中西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用地增长、用地规划和相应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了国家中心城市用地规划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充分结合重庆市城乡发展实际,提出了在用地规划和相关技术方法创新方面的对策及建议,为重庆市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傅彦  周涛 《物流科技》2007,30(3):133-135
本文分析了重庆经济和物流业现状,论述了重庆建设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了物流用地布局要素及重庆物流用地布局.  相似文献   

4.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提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既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也是大城市区域化格局下的重要节点,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寻找特色发展策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区位特征、社会经济、资源层面等方面阐述了团结镇概况,分析其在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下的外部挑战与自身问题,提出了团结镇建设特色城镇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层论坛于2019年5月10—11日在郑州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现代都市圈建设,以及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等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以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上升为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城市营销这一课题,正逐渐被带进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攻坚时期.目前,重庆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成渝经济区建立、两江新区崛起等重要机遇,而推行重庆城市营销,是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重庆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对西部城市经济建设起到支撑、带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巩明 《活力》2011,(1):94-94
本文论述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特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加强城市建设、景区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学习和借鉴重庆经验,加快哈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建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发挥全省旅游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彬 《物流时代》2012,(4):40-42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唐彬 《物流时代》2012,(3):35-37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初,重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未来规划的五个中心城市,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城市。与此同时。成都市也适时地提出了“西部之心”的概念。试图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中心。成渝之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城市物流建设亦成为这场博弈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8,(2):188-192
新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要决策,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本文结合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维度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设计的方向、重点和对策建议,并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期限与"两个百年目标"相衔接,提出了把郑州建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文脉传承、环境友好的全球性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西部多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重庆、成都、西安3个城市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根据3个城市及其区域经济和金融业现状,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多金融中心的格局,三者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优劣势的不同,合理竞争,优势互补;同时,国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西部这一"金三角"为支撑点,撬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20,(1):238-240
2018年2月,郑州市政府正式公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重点和举措,郑州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体现出城市"软实力"的强弱。因此,开展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已成为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心城市是一国城镇体系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城市,是承担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提出建设的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来看,其功能承载都具有体现国家战略的独特之处和核心价值。武汉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区位优势、国家战略演变和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来看,未来武汉的城市发展也需要突出其核心价值,致力于成为"中国枢纽、内陆门户"。  相似文献   

15.
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奈件,大宗商品市场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核心。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都正在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在成渝经济带上设立大宗商品交易所,对促进西部大发展,增强成渝经济带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成渝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均衡发展,推动重庆和成都在西部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重庆市政府对城镇化政策推动的角度,反思当前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2010年以来,重庆市陆续推出了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决定,并且这些城市(黔江区除外)将作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发展目标,而对于大中小城市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对相关政策分析表明,当前的重庆城镇化战略存在过高城镇化目标、重城不重乡、重量不重质、重大不重小等不良现象,也将不利于城乡统筹、城市健康发展、城镇体系的合理化布局,论文最后从规划调控、规划衔接、部门协调等角度提出了重庆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三峡库区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1小时经济圈"蓝图涉及不到三峡库区中心的经济,宜昌对三峡库区中心的经济发展也是爱莫能助,库区须建立一个中心城市来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万州居于库区腹地区域中心,又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因此,增强和提升万州作为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推进万州的城市化进程,对于实现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构建和谐库区,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强调建设库区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根据万州具有的优势,分析将万州建成库区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意义,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4月30日,市国土房管局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渝签订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建设重庆研究中心,加强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安全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矿产基础技术保障。同时,重庆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进行专业建设的思考,分析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原则、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贸易是城市的重要功能,更是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交通发达和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需要选择以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之路。郑州发展贸易的优越条件,展示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广阔前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贸易发展的功能效应是多方面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进中原经济振兴和全国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的贸易规模及与贸易相关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贸易功能,必须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强大影响力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增强支撑贸易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贸易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地建设,优化贸易经营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